3)第二百七十一章 推测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不管吴邵刚如何的低调,朝中总是会有人算计的,而这算计的中间人,非他俞兴莫属。

  俞兴打心眼里不想得罪吴邵刚,免得日后结局更加的凄惨。

  离开重庆府城,吴邵刚再次加快前往京城的速度,他已经在泸州府城和重庆府城耽误了几天的时间。

  赶路的过程之中,吴邵刚一直都没有开口说什么,陷入到沉思的状态之中,过了鄂州,在官道边一个小村落歇息的时候,吴邵刚终于走出去散步。

  陪着吴邵刚散步的,自然是蔡思伟。

  “蔡思伟,俞制置使的话语,你是怎么看的。”

  “属下以为,俞制置使也就是说书而已,大人不必当真。”

  吴邵刚摇摇头。

  “你没有注意观察俞制置使,也没有深入了解俞制置使,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俞制置使不算是出色的,但此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懂得知难而退,否则这么多年过去,也不可能稳稳的呆在四川。”

  蔡思伟看着吴邵刚,没有开口,在谋略以及思维方面,他望尘莫及。

  吴邵刚继续开口,仿佛是自言自语。

  “俞制置使这一次是铁心要离开四川了,不愿意继续留在四川这个是非之地,此番合州御前诸军收复成都府路,作为四川制置使,按说俞制置使也是有功劳的,可皇上的圣旨,并未要求俞制置使到京城去,这说明俞制置使没有丝毫的功劳,从这一点,俞制置使就能够发现异常。”

  “其次,这些年以来,俞制置使几乎没有控制四川的局势,驻扎在四川的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俞制置使都无法控制,上一次俞制置使写给张珏的信函,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这更是说明俞制置使在四川没有了影响力。”

  “最后,说到俞制置使自知之明,这些年以来,俞制置使没有想方设法的控制整个四川,而是静观其变,若是局势对自身有利,则一定会采取行动,若是对自身不利,则是想方设法的离开,免得搅合其中,左右为难。”

  “从这些方面来说,俞制置使是一定会离开四川的,有自知之明之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自保,尽量让自身远离麻烦。”

  。。。

  蔡思伟频频点头。

  “大人说的是,可若是俞制置使离开四川了,朝廷会派遣谁出任四川制置使呢,若是此人与大人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那局势就更加不利了。”

  吴邵刚看着蔡思伟,脸上浮现一丝苦笑的神情,看来蔡思伟在谋略方面,的确是有着差劲的。

  看见吴邵刚的表情,蔡思伟懊恼的拍了一下额头。

  “属下真的是糊涂,这样的事情都想不清楚,大人率领合州御前诸军收复了成都府路,收复了利州西路等地方,如此巨大的功劳,朝中的大人都是无话可说的,这样的情况之下,其他人怎么可能出任四川制置使。”

  “蔡思伟,我们分析的情况是这样的,不过事情究竟会不会出现变化,也是说不准的事情,好在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已经在四川立足了,朝中就算是有人想着算计,也不可能成功的,再说朝中怕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愿意到成都府城,毕竟那里还是危险之地。”(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