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3章 第273章_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七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宋棠录取通知书下发之前,郑越拿到了一项数学界很重要的奖项。

  研究所的教授、同事都向郑越表达了祝贺之意。

  郑越表现得很谦虚,没有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反而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小郑这孩子有几分郑教授的影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评价道。

  郑教授能在特殊时期保持着教授的身份,并在改革开放时期没有被冷落,这两点,国内很多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搞研究搞学术也没有那么纯粹,不是说成果显著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是的。

  老教授说郑越有几分郑教授的影子,不是指学术研究,而是指做人两字。

  人要圆通一点。

  不过很多人不赞成他的观点,甚至是不赞成他这个人,觉得他没有半点儿学者的风骨。

  面对这样的言论,老教授从来都是无奈一笑。

  他不是圣人,他得养活家庭,他有父母有妻子有孩子要养,更何况,学问做得再好,如果得不到支持,那资金从何而来。

  老教授佩服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但他该折腰时折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也是为了学术发展。

  他很欣赏郑越这种入世的态度,比起和清高者或者圣人者相处轻松多了。

  老教授旁边一人也对郑越表示赞赏,觉得郑越是可造之材,只是这个可造不是老教授说的做人,而是做学问上。

  他职称没有老教授高,但学术造诣非常深厚,在他看来,努力才是做学问的法宝。

  很多人觉得这话太空了,努力是法宝?那他/她努力了怎么没见效果呢,分明是天赋才是做学问的法宝。

  面对如此的质疑,他只是摇头一笑,心里想说:没有见成效是因为努力程度不够啊!但现实是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入门前,就自己否定了自己,说什么努力过,发现没有天赋,于是放弃了。

  他赞赏郑越的一点在于沉得下心。

  自从陈景教授在中关村创办了一个科技服务所并赚了大钱以后,很多人,甭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动了心,愈发不满研究所给的工资。

  更别说近两年来中关村发展势头一片大好,想出去挣钱的人越来越多了。

  他表示理解,但心里不赞同。

  倒是郑越这孩子,一十出头的年纪,竟然能沉下心来好好做学问,了不得,不过这情感一事,他觉得郑越得加把劲儿了。

  这也是老教授担心的事情。

  都说“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他之前给郑越做过思想工作,但对方说不着急,做研究比较重要。

  他叹了口气,心想:如果郑越的家世差一点就好了,这样的话,他就说服郑越当他的女婿了。

  这种得意弟子当女婿的例子数不胜数,不光是数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等都有这种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