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9 戈梅利(中)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得更加有力,虽然这并不能和胜利划上等号,因为仗还是要靠士兵一枪一弹打出来。但毕竟还有进攻翻盘的机会。

  但希特勒认为如果将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地盘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人,必定会给本已低迷的士气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实际上类似的错误红军也犯过,在卫国战争初期,一直期望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保住每一寸国土的他们同德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攻战。实际上当时放弃东波兰缩短战线进行防御作战才是上策!

  牵制消耗反击稳定战线,至少从逻辑上讲希特勒的小算盘并没有打错。退一万步讲就算前线有什么闪失,德国人还能有更多的回旋余地,相信这些不是那些整天埋怨元贪恋土地的将军们所能理解的。必须承认政客们对事态展的估计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更何况平心而论希特勒确实是个非常厉害的政客。但战事的进程最终还是宣告了“要塞”理论的失败,希特勒究竟什么地方错了呢?

  希特勒,其实也包括绝大部分德军将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此刻的红军已经强大到了什么程度。这倒不是说苏德两军的纸面实力对比诸如坦克、飞机、大炮等已经是一边倒了,而是作为博弈中的双方,所立足于的本身潜力就存在档次上的差距。

  德国人基本只能够依靠自己,从工业原料到宝贵的石油资源,什么都显得如此的捉襟见肘。可苏联那边是什么情况?一个比历史上更早而且更全面的完成工业化和战争准备,而且各种资源极其丰沛,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参战,苏联的优势就更加大了!

  别看红军打头阵的是那些威风凛凛的t54、t34、t35和黑死神,但是美国从粮食、辅助车辆、有色金属和机床、零部件等方面敞开了供应给红军,能让苏联的战争机器始终维持高效率和度的运转。

  这么说吧。从1943年3月开始,苏联只需要伸伸手,可爱的扬基就会送来红军所需要的一切。这么说吧,战争本身就是两个敌对系统之间的全面对抗。整个系统的实力差距决定着胜负的归属。而从1943年开始,德国人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逊于他的对手一筹,所以这仗怎么打都是输。

  红军有足够的实力在死死地困住这些“要塞”的同时继续谋求向德军腹地起纵深攻击,而这也正是让德国人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地方。这些可怜的德国佬只能坐等被围困,然后进行毫无希望的困兽之斗。

  收到希特勒的电报之后,内因多尔夫心里很明白:自己昔日敬爱的元已经是铁了心要把他和他的部队往火坑里扔。但即便如此内因多尔夫也只是紧缩了眉头片刻。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认为毫不犹豫地服从上级命令应该是每个普鲁士军人最基本的职业操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