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 决战之前(中)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况跟米罗诺夫设想得有一点点差距,他的部队虽然顺利地赶到了上马乌基尼亚,但是敌人也几乎同时抵达,甚至比他到得更早一些。。。拥有主场优势的波兰人顺利的进入了上马乌基尼亚城区,而米罗诺夫和他的骑兵却只能在郊外干瞪眼。

  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了米罗诺夫面前,原本指望占领上马乌基尼亚,凭借城区跟敌人打巷战的计划,肯定行不通了。

  “炸毁铁路桥!”米罗诺夫面无表情的放下望远镜,不带一丝情绪的下达了命令。

  他的“平静”多少让独立骑兵旅的官兵感到了一丝安心,越是在危急的时刻,上级的带头作用就越明显。而米罗诺夫的平静无疑让官兵们很放心,有一些乐观派不由想到:“大概旅长已经有了万全之计,一切尽在掌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实际上米罗诺夫远没有他表面上的那么平静,他的心情相当的糟糕,如果没有人在注意他的话,他绝对会朝天空比一个中指,对上帝说一声:“我靠,你大爷的!”

  米罗诺夫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只能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某仙人,请求某仙人给一个指示。对此,李晓峰能有什么指示,这种蛋疼的状况他这个仙人既料不到也没办法改变,唯一能告诉米罗诺夫的就是:“完成你的任务,务必至少为主力争取48小时!”

  为什么是48小时呢?因为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主力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一部分在打扫战场,另一部分还在迷惑华沙的波兰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概在24到48小时间可以转向新的战斗。

  所谓的新的战斗。其实也就是在利维茨河畔歼灭毕苏斯基的嫡系,彻底的打断波兰人的脊梁,为平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打好基础。

  米罗诺夫看了看地图,利维茨河正好在华沙和上马乌基尼亚中间,选定这里作为决战的战场,主要是地理因素。毕竟这里离华沙还有一段距离,华沙的守军就算察觉了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企图,想要救援毕苏斯基的主力也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还有利维茨河的阻挡,这将很好的将毕苏斯基的主力和华沙守军分隔开。

  不过利维茨河作为决战的战场对米罗诺夫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这意味着他没有多少空间可以跟毕苏斯基的嫡系部队周旋。一旦有个闪失,波兰人将飞快的冲过去,渡过利维茨河直取华沙。

  思考了良久,米罗诺夫才制定了一个相当大胆的作战计划,他的部队将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拖住波兰人的脚步……

  博萨茨基是一个普通的波兰步兵,参加过一战的他是不折不扣的老兵。像他这样的老油条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从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他,不像那些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一场失败完全不能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