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阳光灿烂,周道如砥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高的层面”上去。

  但这条路不一样!

  作为当国者――虽然中国还是农业国,慈禧非常明白,道路的强大通行能力意味着什么――不论对于国计民生,还是对于行军作战。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需要什么近现代的政治观念和科学知识。

  之前,渡过海河时的浮桥,已经给了慈禧隐隐的刺激――道理是一样的。现在,行使在这条宽阔、平坦、笔直的黑色大道上,看着玻璃窗外的风景,慈禧微感昏眩。这不是因为“晕车”,而是一种愈来愈强烈的不真实之感,环绕左右。

  这条路,似乎在通向一个新世界。

  *

  没过多久,路边出现了第一个墩台。

  这是一个岗哨:台上有一个凉亭,里边钉子似的杵着一个身着蓝色洋军装的兵,端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洋枪,叉腿昂首而立。哨兵远远便见到了太后东巡的大队人马,待銮驾接近了,他双腿一并,左肩挎枪,右手抬起,五指并拢,放到额角。

  慈禧看到了哨兵的这个动作。这几天下来,她已经晓得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了:这个兵在向自己敬礼。

  哨兵的出现,明白无误地宣示:太后銮驾已经进入轩军的驻地范围了。

  这样子的墩台,隔两里左右,便出现一个。

  队伍停了下来,太后銮驾由礼兵队前引后扈,拐上了一条支路,其余人马不再跟随。

  这条路一样是黑色碎末铺就,只不过窄了三分之一左右。

  不多时,前面出现了围墙和大门,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门打开,銮驾徐驰而入。

  哟,这是哪里呀?

  古木虬曲,河道蜿蜒,碧波荡漾,蒹葭苍苍,水鸟翔集,回旋水天。

  慈禧惊喜地睁大了眼睛。

  坐在对面的玉儿,更是忍不住轻轻地“咦”了一声。

  怎么突然间就到了江南水乡?

  慈禧的脑海中,冒出了敦柔公主给自己讲过的两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虽然时辰不对,时节也勉强,可就是这个意思呀。

  湖光水色,蔓草连天,如此走了两刻钟左右,前面冒出一带青瓦白墙。进了大门,车驾终于停了下来。

  马车的门拉开了,阳光下,站在车旁,面带微笑,伸出手来的人,不是李莲英,而是关卓凡。

  慈禧微微目眩。她弯腰伸手,搭住关卓凡的胳膊,踩住脚踏,走下车来。

  当着众人,做这个动作,如果是在北京,不论是在方家园,还是在柳条胡同――皇宫御苑更加不消说了,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但此时此地,慈禧想也没想,就做了出来;做出来后,亦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一切都是如此自然。

  慈禧下车企定之后,关卓凡才和李莲英“换手”,御姐的手,从情郎的胳膊上转到了小李子的胳膊上。

  玉儿跟着下车。

  如果是二十一世纪,我还应该伸出手去,把这个小妮子也接下来,才算绅士风度。现在,唉,你只好自个儿钻下车来了。

  关卓凡微笑说道:“这里就是慈驾驻跸天津的行宫,容臣在前边带路,请太后仔细着,留心脚下。”

  慈禧抬起头来,阳光灿烂,又是微微一阵目眩。

  唔,好大一片园林!

  *r1152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