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六十八章 抉择(八)_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委。

  11月29日6时,毛泽D致电刘、陈、邓并告粟、陈、张、谭、王、李,指出:“从敌人固守着眼,集中火力,各个分割歼击,准备以十天或更多时间解决此敌,此种计划是稳当和可靠的。”“解决黄威兵团,是解决徐、蚌全敌66个师的关键。必须估计敌人的最后挣扎,必须使自己手里保有余力,足以应付意外情况。因此,粟张在解决固镇、曹老集之敌以后,华野2、6、10、11、13等五个纵应立即集结休息,作为歼灭黄威的总预备队。”

  与此同时,西柏坡方面也向中原野战军提出,要尝试对十二兵团采取更加强大的政治攻势,以寻求尽可能小的代价,解决第十二兵团的问题。

  接到中央的电报以后,中原野战军的情报和敌工部门迅速活动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上的关系,尝试与在包围圈内的第十二兵团主要军官取得联系,以寻求和平解决第十二兵团的可能性。

  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有着“黄埔一期三杰”之一的名头,,做过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总统的警卫连长,救过蒋校长性命,身为蒋校长所器重,与许多国军高级将领都有同学之谊的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的陈司令员就成为了这场政治攻势里的主要人物。

  陈司令员的主要活动对象就是黄埔一期的同学,在学校时与自己分属互相对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经常为政见不和而吵架打架的黄威,当黄埔军校学生队副队长时候的带过的黄埔第三期学生,第14军的熊军长,还有一个就是起义过来的廖师长提过的有和平解决第十二兵团问题想法的兵团副司令刘建业。

  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兵团北进无望,黄威兵团突围未成,双堆集阵地不断遭到解放军的攻击,包围圈日益缩小。北线杜光亭指挥的徐州国军主力部队进展艰难,蒋总统在南京如热锅上的蚂蚁,夜不能寐,食不甘味。11月28日,眼看徐蚌战场形势不妙,他再次电召杜光亭火速赶回南京,商议解决的办法。

  杜光亭接到蒋总统的电令后,火速赶到南京。此时的南京一片萧条,光秃秃的枝权在寒风中颤抖,杜光亭感到一阵凄凉,刚刚温暖了一会儿的心又像掉进冰窖里了。

  前几天,蒋总统亲自布置,分别在上海、徐州两地给杜母庄氏贺70大寿,气氛之热烈,场面之隆重,寿仪之丰厚,都是空前的。蒋大公子受老头子委托,赶赴上海,送去了10万金圆券的寿礼,杜光亭的老母亲和妻子曹女士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徐蚌前线的杜光亭得知后,受宠若惊之态更是难以形容。在徐州的祝寿仪式上,杜光亭慷慨激昂地说:“我杜光亭受此大思,感激涕零。君子怀德义,士为知己者死!在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