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四章 救命情报_重生之铁血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镜。因此,王麓水主动承担起了领导冀鲁边建党、建政的任务,让萧四明和黄骅静下心来,专门抓主力整训。

  就在萧四明扑下身子抓主力整训的时候,徐州会战的后期作战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程度了。

  日军大本营为了实施围歼徐州地区****主力的企图,竟然置围攻晋东南惨败于不顾,调动大军,秘密运动,企图合围徐州地区的第五战区主力。

  这次,日军大本营的胃口非常大,动用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两个战略集团的兵力,参加徐州会战。其中,华北方面军参战部队分别是第五师团、第十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一一四师团,独立混成第三、第四、第五旅团。华中派遣军抽调第三师团、第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第一0一师团共五个师团参战。

  如此庞大的兵力,日军大本营还嫌兵力不足,从关东军抽调第2师团部队组成“混成第3旅团”,旅团长田村原一;又抽调第17师团部队组成“混成第13旅团”,旅团长森田范正,进入关内投入徐州会战。

  为了迷惑中*队,日军一开始并没有对台儿庄、临沂的中*队立即发动进攻,故意让第五战区和统帅部错判形势,认为第五师团在临沂、第十师团在台儿庄一线遭到重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需要补充整训,从而不停地向徐州增兵,在徐州和日军决战。

  表面上看,日军的阴谋似乎得逞了。此时的蒋委员长和第五战区的李司令长官,好像真的是错判了形势,还陶醉在台儿庄大捷的喜悦之中呢,在拍电影、上新闻的同时,不停地向徐州调兵,陆续调往徐州地区的兵力达到63个师、骑兵一师一旅、炮兵五个团,飞机59架,比淞沪会战的兵力都多,摆出了与日军在徐州决战的架势!

  实际上,台儿庄之战之所以取得歼敌一万余人的大捷,是因为在开战之初,中国方面就制定了正确的战法,那就是以运动战为中心,配合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参战部队除了第五战区部队外,第一战区、第三战区均抽调部队参战,第二战区的中央军、八路军、晋绥军,更是牢牢吸引住了日军第一军五个精锐师团,使其不能抽调一兵一卒增援台儿庄日军。等于是几个战区勠力同心,这才赢得了台儿庄大捷。

  军委会和第五战区此时大规模向徐州增兵,准备和日军会战,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军委会的着眼点并不在徐州,而是要以徐州会战来赢得保卫武汉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军委会也分析了日军可能从津浦路南北对进夹击徐州的可能,并预测了日军可能抽调的兵力大约是十个师团,担心徐州守不住,这才按照四比一的比例调配兵力。同时,为了确保徐州会战达到预期目的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