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7、一铺养三代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头,黎二公子这番话说到了他们心坎上。

  这么几十年来,他们这些地产豪门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

  确实如黎译凯所说的那样,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如果傻乎乎甩卖物业、减持企业股权,才是得了失心疯。

  连铜锣湾卖煲仔饭的阿婆都知道“一铺养三代”的道理,谁会甩卖宝贵的、可以传承的物业资产?

  铜锣湾这种黄金地段的十几个平方米的档口,价值高达几千万港元,养活一大家子几代人,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人真事。

  念及此,很多人看向夏景行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了,差点被这小子忽悠瘸了。

  地皮、物业就是一个家族的根,能随便变卖吗?

  这下轮到黎译凯以看一种跳梁小丑的目光看着夏景行了,不是挺狂的吗?说话啊!

  夏景行承认黎译凯说的有道理,各大地产企业的确变成了包租公,每年光收租金就能轻易地收取数百亿,旱涝保收的那种。

  土地的低供应量保证了房价的持续上涨,虽然地产企业不能在新房销售上面赚太多钱,但自持物业这一块儿业务稳的很。

  以前世的新红基为例,总资产5000亿,负债率只有区区的10%,即500亿负债,其他的全是净资产。

  这是因为前面几代人不停地盖楼、卖楼,然后把盈利拿来盖各种写字楼、商业中心、住宅,不卖只出租。

  也就是说,只要房子不塌,就可以一代代收租下去,然后租金再存入各大家族的信托基金……

  塌了也没关系,只要地皮还在,接着盖地出租就是了。

  懂的都懂,情况就那样了,定型了。

  事实上,港岛楼市被08年金融危机撞了一下腰以后,也就跌了一年半载的时间,马上就又回到了原来的上涨轨迹上。

  从这方面,黎译凯的分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房地产已经被这帮人玩出花来了。

  夏景行一脸微笑的看着正洋洋得意的黎译凯,说道:“每家公司、每个家族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像黎家和其他几家大公司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别的企业就不好说了。

  黎先生你把自家公司的情况拿来举例,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了。”

  黎译凯愣了一下,什么叫何不食肉糜?

  十来岁就被送去美国,在加州门罗帕克中学读书的黎译凯还真的不懂这个典故,不过他结合语境,还是听懂了。

  他讥讽道:“夏先生,你不是港岛人,根本不懂港人骨子里对房子的那种渴望和情结。

  所以你的那些金融观点就不要生搬硬套到港岛楼市上面来了,免得丢了你金融大亨的面子。”

  夏景行笑了一下,“别先急着下结论,除非港岛不是世界金融的一份子,否则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黎译凯冷冷笑道:“那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好了!”

  见状,任意刚连忙见缝插针道:“感谢夏先生和黎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一场精彩分享!我在旁边看了也是受益匪浅啊!”

  说罢,任意刚带头鼓起了掌,周围人群也纷纷鼓掌。

  就这样,由于任意刚的突然打断,夏景行和黎译凯的辩论赛被动结束了。

  黎译凯颇为得意的走开了,他觉得自己今天还是找回了一些面子,把夏景行怼的无言以对。

  等到八九个月以后,要是金融危机没有袭来,他还要把夏景行拉出来鞭尸,狠狠踩下对方的脸。

  夏景行则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就让黎老二再狂两天吧,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