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灭吐蕃,扫身毒_岳不群也要模拟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肯。

  只愿给出五十万石的粮食,并且还得将交州交给南诏。

  对于这个要求,大唐也不肯。

  于是就僵持着,直到岳不群来长安还僵持不下。

  可南诏有的是时间,但大唐时间不多了。

  处处闹饥荒,处处有瘟疫,灾民到处是,大唐如今的光景可难了。

  因此,南诏等得起。

  而岳不群此次来,则主要是为了大唐的难民。

  他想要将大唐的难民迁徙到南诏。

  南诏现在土地众多,但人口不足,即使推动符法,推行蒸气机后,南诏的劳动力仍然不足,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填补,尤其是质量上乘的大唐百姓。

  这可比深山老林中的那些生番野人强太多了。

  当然,岳不群早就让人在两国边境招揽大唐难民。

  可此举立即就遭到了大唐的警觉,开始限制难民往南诏逃去。

  但这也止不住大量的边境难民私自逃往南诏。

  南诏将大量的难民收拢后,给他们南诏户籍,以及诸多便利,然后就将他们送往更南端。

  其中较为聪明者,会被留在洱海附近的南诏最初的土地上,其余者,则是送往新开辟出的蛮荒土地。

  可南诏人还是不够用。

  人才仍然是紧缺的。

  因此,岳不群来了长安,要大唐将难民都放出。

  本次谈判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谈了许多事,大唐可比蜀山好说话多了,毕竟蜀山无事求南诏,可大唐多得是事情要求到南诏的头上。

  一等大事便是粮食,二等大事就是吐蕃之事,三等大事便是蒸气机之事,还有一事便是要借兵。

  借兵之事也不过是托词,毕竟大唐虽然粮食紧缺,但兵员可不缺,各地军镇更是众多,如何会缺兵,而且兵强马壮,还有以法术训练出的兵马。

  大唐主要还是想要获得南诏的那些以奇技淫巧打造而出的战争利器。

  有这些战争利器,大唐也可在北方无往不利,将一种藩镇打压,甚至驱赶吐蕃出陇右河西,重取河西走廊,重开通往西域的路途,重开大唐盛世。

  可惜没谈成,此时岳不群不许。

  双方谈判半月,最后只互相答应了三件事,其一是粮食之事,其二便是难民放行之事,其三是关于南诏的钢铁轨道的建造之事。

  何谓钢铁轨道建造之事?便是南诏意图将钢铁轨道铺设到大唐境内。

  对于此事,大唐朝堂上下议论纷纷,已经讨论三个月,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两者就在朝堂上争辩,最后甚至上演一出全武行,老臣们就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招招凶狠都不给自己的对手一点活路。

  最后还是皇帝看不过去,唤来侍卫将他们分开。

  而岳不群此番连便以运送粮食为理由,请在大唐国内铺设铁轨。

  拜月教主都亲自来说这事了,大唐怎能不答应?那当然是不答应。

  他们想挟此要求更多。

  然后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