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二十七章 鬼精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注:日本法律规定,想买汽车,家里得有车库;另外由于日本的道路太窄,路边不能停车。

  要是再具体追问一下,为什么它会被定义为自行车,应该是日本政府在1930年规定,发动机排量不超过500毫升的车,没有汽车执照便能驾驶。

  后世的日本仍然延续了类似规定,比如他们特有的K-car,就有非常特别的要求:长x宽x高不得超过3.4mx1.48mx2m,排量不能超过660毫升。购买和使用K-car享受很多优惠,如更低的税率、无需停车位证明等等,在日本的销量非常大,称得上国民神车。

  记得几年前,有人在某音发了日本K-car的视频,一堆跪舔族出现,说什么“人家日本人才懂得生活,不需要面子”,“引入必买!这才是国民车!”之类。

  呵呵,这些人要是不光耍嘴皮子,昌河北斗星也不至于卖不动。

  而且日本K-car售价折合人民币最少要8万,就那弱鸡的动力、寒酸的配置、奇葩的外形,键盘侠会买?

  咳咳,有点说多了,提到小鬼子就来气。

  反观咱们在八九十年代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时,定的“市场换技术”政策就有些过于厚道。那么多年下来发现,一点技术没换过来,就给了一款三菱老发动机被忽悠了无数年。

  括弧,大众也没给一汽、上汽多少技术。

  外国车企躺着赚了几十年钱。

  后来咱们痛定思痛,还是自己搞研发,才让国产车慢慢站了起来。

  这是一段很多人忽视的历史,毕竟大部分人不可能去关注企业史或者商业史。

  说回眼下,李谕知道日本早晚会去搞汽车和飞机产业,阻止不了,也没必要阻止,只要稍加干预就是。

  二战前日本的汽车完全就是山寨,厚着脸皮硬抄欧美,拿它没辙。

  飞机这方面,二战前小鬼子下的功夫比汽车多,重视程度也要高。

  李谕能搞点小套路到时候坑小鬼子一下,而且还是高端坑。

  李谕在国内的汽车和飞机产业,就比较正统,谁叫自己不缺专利,根本没必要玩损招,——话说以民国政府的水平,也很难通过政策大力保护本土企业,更别提挤走外资。

  宋子文拿着一摞文件走进李谕的房间,对他说:“盛家答应了,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钢材。”

  “辛苦。”李谕说。

  宋子文喝了口水:“幸亏我在汉冶萍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混了个脸熟。”

  实际上他因为“情伤”的缘故,并不想再去盛家;盛家最终也是看在李谕与盛宣怀的关系以及盛宣怀临终的嘱托才答应的。

  李谕随口问道:“现在汉冶萍公司的效益怎么样?”

  宋子文说:“非常不错,可惜盛家继承人太不当回事,也没有顾全大局的本事。”

  李谕听后心中一惊,宋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