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西夏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你要信我啊!(求月票啊)_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大宋的国境线,开始主动入侵了。

  他也不攻打大型城市,专门对那些没有居住在城市里的小部落下手,有着墨子提供的情报,那是一抓一个准!

  墨子来到关中,都快十一年了,要是连西夏都没有渗透,那也太小瞧他了!

  连续打了三个月的草谷,西夏人都知道,大宋那边来了一个叫李牧的,他是个不讲武德的,不像以往的那些大宋文官,各个都要脸,各个用兵之时,都要考虑敌人的感受,都要考虑史官如何记载,所以一个比一个要脸。

  可是李牧就不一样了,他就是个正儿八经的武将,新军在他的领导下,好好的给西夏百姓,讲了一番民族团结大如天的道理。

  当他讲完道理之后,西夏本土部落还活着的,基本都自愿追随李牧,和他一起,回到大宋境内,成为一个大宋百姓。

  为此,有文官弹劾李牧,不择手段,不讲仁义,犯了原则性错误,大大的败坏了大宋朝的国际形象,有辱国格,连外交无小事的道理都不懂,实在是粗鄙。

  李牧上书自辩说:“那些百姓,都是自愿加入大宋的。微臣和他们讲了一番诸夏民族大团结的道理,然后他们点头称是,就很是热情的表示,想要加入大宋。”

  “微臣数次拒绝,可他们实在是太过热情,然后就只得带着他们一起回到大宋境内。”

  “他们加入了大宋,成为了一个光荣的宋人,从此以后,可以享受到宋人的种种福利,只要勤劳肯干,就能吃的饱饭,过上梦里才有的日子,所以,为了表示对朝廷的感激,他们就主动卖身为奴……”

  写到这里,李牧把奴隶的奴给删掉了,接着写道:“他们就主动把自己给当成包身工给卖了,分别是十年期、二十年期、三十年期、六十年期,虽说时间有点儿长了,但从身份上看,他们都是正经的自由民,人格上是完全正常的,是真正的大宋子民。”

  “虽然他们失去了六十年的自由,但是他们却获得了人格的完整,从此以后,从奴隶升华为了百姓,从域外蛮夷升华为了诸夏子民,这简直就是教化盛事!”

  “此外,这些包身工,都已经被少府购买,将会乘坐火车、轨车,前往江南,去开拓江南。数代之后,他们将和我大宋子民,没有任何区别,这岂不是大大的福分?没有福分,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吗?”

  总之,不管文官们、御史们如何弹劾,李牧就咬定一点,这些西夏百姓都是自愿的,他们也不是奴隶,而是包身工。

  至于为什么要主动成为包身工,是因为他们被大宋给感动了,被陛下的品德感动了,所以为了不让朝廷吃亏,主动和少府签署了长达六十年的包身工契约。

  都是签了文书契约的,都是真正的百姓,一个奴隶都没有!

  要是哪个文官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