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好气啊!_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大周天圆满的高手,一时间倒也不困,反而很有精神。

  看着空空如也的茶罐,孔子大大的脑袋上有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没了?没了?我那么多雨前毛尖呢?都没了!?

  “师父,也就才三斤多雨前毛尖罢了,我们已经喝了三天三夜了,不眠不休,喝完了不是很正常?”子路淡定的道。

  三人之中,就数子路喝的最多。

  孔子是小口细品,庄子偶尔才会一杯一杯的喝,而子路是一壶一壶的喝。

  片刻后,挨了一下的子路从隔壁借来了两斤雨前毛尖,一边沏茶,一边听着庄周师叔讲述海外诸国,听着挺带感的。

  “熊岩道友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曰行政效率。所谓的行政效率,就是朝廷从百姓那里征收的银两,最终用在百姓身上或者用在做实事之上的比率。”

  熊岩道友?

  这一刻孔子的心中立刻出现了一个特别擅长算学,心算天下第一的少年英杰。

  这位可是在玄门诞生之前就开创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了初等几何等算学书籍的超级算学大佬。

  “熊岩道友曾经详细的调查过辽饷,最终得出结论:平均下来,大明朝廷每征收一两辽饷银子进国库,底层的小吏就会从百姓手里抢走十两银子。”

  “而大明朝廷向下分发辽饷之时,往往离开朝廷银库的时候,就只剩下八成,离开京城的时候,就只剩下五成,到了辽东那群军阀手里的时候,就只有三到四成,他们在截流一部分用来养家丁,最终用来底层边军身上的,就只有一成了。”

  “也就是说,辽饷的行政效率只有百分之一!而大明朝的其他事物,行政效率或高或低,但即使是最高的,也只有百分之十,其他的普遍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

  朝廷收一百两银子,用在百姓身上或者用来做实事的,就只有三到五两银子,这样的朝廷,就是再有钱,又有个卵用啊!

  “如今的大明朝,真的是已经腐朽到了难以形容的地步。连鲁国、宋国这样的二流国家,昏庸的君主、无能的贵族,行政效率都比眼下的大明朝更高!”

  听到这里,孔子当然是很不舒服,但是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反驳什么。

  大明朝腐朽吗?

  腐朽!

  鲁国是二流国家吗?

  是的!

  鲁国国君昏庸吗?

  虽然国君看中自己,重用自己,但这并不能改变如今的鲁国国君是个庸主的事实。

  可就是好气啊!

  “对了,王诩道友说,如果一切顺利,最终他会送你一份大礼,让你在合适的时候,救走被困的信王。”

  “为什么啊?一网打尽岂不是更好?”子路下意识的道。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平日里让你多读书,你总是记在嘴上,转眼就忘!稍后把这几日你庄周师叔讲述的内容誊抄十遍!”

  “抄就抄,可是为什么呢?”子路摸着脑袋问道。

  “信王若在,东林党的第一要务便是保护信王离开京城,其次则是保证信王登基,而浙党、楚党则是可以趁机找东林党要好处,一旦开始了党争,就可以给王诩道友洗劫京城争夺更多的时间。”

  “信王若是不在,东林党就该发疯了,这不利于王诩道友的计划。”

  。阴阳代理人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