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路径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一的缺憾,便是不够果断。

  汉中王是雄主,也是仁德之主,可唯独有时候顾忌太多,优柔寡断,束手束脚。殊不知,真正的帝王,要敢于顶着骂名迎难而上,而群下只需要畏其威而归其利!当年太祖高皇帝若成天在意名声,又怎能起细微而拨乱反正呢?

  皇帝失踪了,那又如何?

  自董卓乱后,皇帝的威严早就被踩在地上,践踏成泥了。天下人还有谁真把那皇帝当回事?

  他失踪了也好,死了也好,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这根本就是一桩大喜事!

  若皇帝尚在,纵然曹氏篡逆,汉中王始终要认这个皇帝。于是汉中王的头顶上,就始终有一个皇帝在,要剥离这个皇帝,不知道还要费多少功夫,消耗多少政治资源。

  现在这个傀儡皇帝自家失踪了,也就没了压在汉中王头顶上的人,不是很好么?

  这时候为人主者,难道不该去考虑如何把握时机、更进一步?

  但法正并没有直接对汉中王这么说。

  他是个聪明人。当年玄德公进位汉中王的那一次,他就知道自家主君是何等爱惜羽毛。那简直已经到了,咳咳,有些出格的程度。

  当日,法正兴冲冲地预先写好了劝进表文,结果反而因此而遭主君所不喜,还一度遭到疏远。所以,现在的他绝不会太过催迫主君。

  既然汉中王满心疑虑皇帝的下落,法正就立即首先反躬自省,推动汉中王去彻查此事。当然,此举不仅是下一步举措的铺垫,同时也能站在中枢的角度,稍稍压抑骤得泼天大功的荆州、交州军府,以彰显中枢的威严。

  按照法正的想法,查问得越是清楚,有些事情就越难推卸责任。到最后,事实自然会迫得汉中王有所决断,而能够参与决断的人必定是身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的自己;必定是预先提供了唯一一条可行路径的自己!

  那条路径,当然不是与曹氏互泼脏水,展开骂战。而是在攻取长安之后,应当立即展开政治上的一系列动作,先将关中囊括入汉中王国,继而更进一步!

  只消汉中王踏出那一步,群下再多的动摇,再多的疑虑,再多的杂念,全都会无影无踪。到那时候,谁还能说什么汉贼?谁还能怀疑汉中王兴复汉室的决心?

  至于河北、中原那边的反应,何须在意?

  法正坚信汉中王必能为一代雄主,成千秋伟业,到那时候,谁还会纠结失败者的狂吠呢?

  更重要的是,只要汉中王起了这个念头,日后他总会记得,最初提议的是我法孝直!

  可是……

  谁曾想,汉中王每临大事,都离不开孔明!

  法正慢慢思忖着,发现幕僚们的眼光陆陆续续集中到自己身上。

  也罢,今日就听听孔明有何高论。

  他乜视身边文武同僚,起身出列,奉上了一卷书简:“大王,这是我来此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