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八十四章 涌浪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乱,不过是旋生旋灭的跳梁小丑罢了。

  但魏王却明显地急躁了。他宁愿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也要扫除荆襄的威胁。这究竟是为什么?

  曹真脸上露出明显的犹疑踯躅之色。

  他看看左右,眼见将士们都在营中喧闹,他和司马懿的扈从也都在坡地下方四周排开,并无人接近。于是他轻咳一声,张了张嘴。

  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是魏王的养子,与魏王素来亲厚。但正因为这个养子的身份,他长期以来刻意地集中精力在边疆战事,很少去关心中枢细务,以至于这会儿有话想问,却不知如何开口。

  而司马懿立刻就猜出了曹真犹豫的缘故。

  他上前半步,拱手了拱手,委婉地道:“魏王是担心我等无能,日后不是刘备的对手啊。”

  曹真立刻就听懂了。

  司马懿又道:“魏王全力以赴,只为了要打赢这一仗。以魏王的英明神武,我相信此战必胜无疑。而在胜利之后,我们为人臣子,所要谋划的还有更多。”

  曹真沉默了良久,对司马懿道:“这样看来,所虑者又不止在沙场了。那可不是小事,仲达,可有暇去我营中细谈?”

  司马懿心头一喜。

  曹真、曹休两人,都是如今夏侯曹氏亲族重将中的佼佼者。两人在内分别执掌魏王国邺城中军兵权,出外则能独领一军,承担方面重任。某种程度上,就连此刻身在长安的曹洪较之二人,都颇不如,只有骁骑将军曹彰毫无疑问在两人之上。

  曹彰自家便独成一个派系,又与邺城那边的曹植友善。曹洪则因为某种荒唐原因,近来与魏王世子不那么和睦,以至于魏王世子在关中的经营颇为艰难。故而,如果曹真能明了当前的局面,必定会有益于接下去魏王国乃至魏朝的政局。

  当即他慨然道:“正我所愿也。子丹将军请。”

  两人并肩往高坡后方的军营走去。

  待得两人走得远了,李寻才从望楼上冒出头来,打了个憋了许久的喷嚏。

  适才这两人说了些什么,李寻大部分都没听懂,只隐约知道了,这场大水乃是魏王早已料定。他不禁抱怨几句,大人物们个个心狠手辣。

  随即转念一想,他又觉得曹真有一句话说的不对。曹真方才说,这水势再过半个时辰能到襄阳城下,其实在李寻这个荆州本地老行伍看来,洪水如此猛恶,恐怕水流速度会比曹真估计的更快,洪峰很有可能现在就到襄阳了。

  不过,这又与李寻有什么关系呢?

  在望楼上一动不动地侯了这阵,他身上的戎服倒是快干了。于是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沿着望楼的木梯下来,打算回营和自家的同袍们待在一起。

  他攀着木梯,背对着远去的曹真和司马懿两人,所以不知道司马懿走到高坡后方,向自家的扈从说了几句,还回身向望楼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