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8章 流通中的秦半两_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淑的解决办法的确对韩国非常的有利。第一。韩国可以解决多数劳动力转移问题。这些劳动力的转移也能产生大量的赋税。这是韩淑首先考虑的。第二就是那些工厂的建立也极大的让旧贵族转移注意力。并且韩淑可以从中抽取赋税。与那些劳动力所缴纳的税款相比工厂的税款无疑是大头。至于其他的她一概不过问。她要的是赋税。不是赋税产生这个过程。

  不管韩淑的出发点如何。她迫切的建立工厂此举将极大的刺激韩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

  不过韩淑却忽视了一点。她片面的看到了赋税而忽视了韩国经济地位尚文独立性。韩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秦国经济发展的如何?目前韩国大量倒卖的商品以及未来建立的工厂。都将处于秦国经济的下游方向。而且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加深。两间交流的对比性正在加强。这是潜在的经济威胁。

  韩国经济处于一个下游方向。也就决定了秦国半两钱自然的进攻态势。

  韩国本土不生产大量的各种商品。他们依靠的是从秦国大量的进口商品倒卖给第三方。倒卖的过程中,韩人自动的放弃了本国货币而是大规模的使用秦国的纸币。

  那些大贵族自然有本钱做大买卖。但那些刚刚“解放”的平民却没有本钱倒货。于是他们首先是出卖廉价劳动力。出卖劳动力的地方自然是秦国的工厂。或者是他们在秦国街头做一些小生意。等他们有了一点积蓄便拿来倒货。

  可以说韩人以输出劳务的形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积累之后开始赚钱。他们的原始积累的资金大部分都是秦半两。而不是韩国本土货币。

  当他们完成第一轮倒货收购大量的原料之后。大贵族或者是那些秦国将货运点推进到韩国境内的时候。他们支付的依然是秦国的半两。本来韩国贵族是坚持支付本国货币的。但货币之间结算非常的麻烦。货币的中间环节是黄金。而黄金的价格在秦国期货变动下让一些人损失惨重。比如黄金价格走高。平民则少。走低则贵族吃亏。长期来看黄金的价格将持续走低。因为秦国把持了大量的黄金来源。各国无力换去秦国手中的黄金。而秦国手中的黄金因为贸易的关系急速的增加。这样在需求降低,产量提高。燕国的黄金产量连连攀升。这就对韩国贵族非常不利。于是他们干脆舍弃中间汇兑的环节。直接大规模的使用秦国的秦半两作为结算货币。就这样适应秦半两货币的韩国商人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倒货生意。

  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倒货生意中。秦国的银行业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秦国地位银行在租界区建立起来。并且严格的执行低息贷款的原则。韩国人一开始非常的奇怪这种生意。于是纷纷好奇地位存入银行积蓄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