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5章 一举三得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腹,不会买丝绸,可吃饱饭时,又会想穿得体面些,要买丝绸,可穿得体面后,又会想装饰自身的府邸,采办楠木家什和沉香

  故而,天下发展到不同的阶段,百姓会追求不同之物。”

  太上皇弘治露出沉思之色。

  严成锦继续道:“臣推断,眼下应士绅需求之物,正是香料。”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先吃得饱,再吃得好。

  短短八个字,却蕴含着百姓需求变化的马斯洛原理,但太上皇应该是听不懂。

  太上皇弘治眸子微凝,“严卿家怎敢笃定,香料会兴盛下去?”

  丝绸的价格都会跌落,更遑论是香料。

  “臣猜的,眼下士绅追捧之物,应当只有香料。”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产物。

  香料至少还能流行几十年,能打败香料的,只有……

  鸦片。

  太上皇弘治抬眸看了严成锦一眼,“寡人且相信你二人一回,卖了银子充入国库,寡人就不追究了。”

  从奉天殿出来,又出了宫。

  长安大街上,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不远处还有售卖香料商贾,想必是从弗朗机人手中买来。

  “老高,朝廷总不能公然售卖香料吧?”

  朝纲有言,不可与民争利。

  故而,朝廷抄了官员的家底,多充入宫中或者委托牙行售卖,没有朝廷直营售卖的形式。

  香料终究还是要归牙行来卖,这样国库就抽不到银子。

  “只提高香料的商税,不就能抽到税银了?”

  许多香料,在后世不值钱。

  可在明朝,香料却极为值钱。

  京城和江南一带尚好,诸如西北那样偏远的地域,连士绅也不一定能吃到油闷茄子这种菜。

  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材料。

  这是物质极度匮乏带来的需求,香料正是如此。

  士绅们光有银子,可大明的土地上却没有香料,调味品单一。

  所以,胡椒、茴香和八角等香料,在明朝十分值钱,就如同最初的盐一般。

  放在后世,估计没几个人稀罕。

  来到京城的迎客松酒楼,严成锦和朱厚照点遍了店里的菜,发现只有一盘用香料。

  严成锦看了眼有些不乐意,“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不一会儿,王不岁就屁颠屁颠的来了。

  朱厚照险些忘了,这是老高的酒楼。

  “怎么都没有香料?”

  “爷,放香料价钱不就贵了吗,小的要亏本的……”

  “放,若不放,士绅如何知道香料是用来吃的,对了老高,沉香可以吃吗?”

  “……”严成锦。

  一晃过去几日,百官猛然发现喜欢的香料的涨价了。

  胡椒,由十二两变为二十两,茴香由一钱银子变成三钱银子。

  可朝廷丝毫没有将抓江盗的动静。

  百官递给疏奏给太上皇弘治,皆被留中,香料价钱上涨后,开始有百姓琢磨种茴香和沉香等作物。

  甚至,有士绅雇佣大船,出海寻找香料。

  这等小事原本不会上报朝廷。

  可见朝廷许久没有动静,王琼满脸心痛:“太上皇,胡椒、丁香、沉香等货,价钱已高至近两倍,可朝廷如今还未找到八船香料……”

  “有人期货囤积,臣请乞,应当按律清查!”兵科给事中张佐开口。

  朱厚照心虚的转头看了诸公一眼。

  发现诸公也在看着他,朕与老高合谋抬高香料的价钱,想来诸公知道了,才会安静的站在一旁。

  见时机成熟,严成锦站出来一步,“臣请乞,提高香料的税额四成,以压低香料的价钱。”

  “臣附议!”

  “臣等附议!”

  百官们怔住一下,纷纷点头附议。

  可恶的弗朗机人哄抬香料的价钱,正好抽一抽他们的血汗钱。

  蒋冕知道真正哄抬香料的人是谁,“此举,反会令香料的价钱更高,弗朗机人用香料交易丝绸,会换走更多丝绸,严大人不知?”

  “朕可令唐宋国进贡香料。”朱厚照喜滋滋道。

  太上皇弘治微微一怔,下一刻,眸子放出光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