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一章 因循守旧,来者可追_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学宫。

  自夏朝二十五年后,这场为坐而论道而准备的学宫并未因为那场盛会的结束而被废弃,恰恰相反,它还在完成着自身的使命。

  只是想要再找出如当初那场重量级盛会所引发的探讨,那般庞大的思潮碰撞已经不太可能了。

  但荀轲还留在这里,成为了天下学宫的祭酒。

  无数信奉其理念的学子不远千里、万里而来,追随在他的门下修习。

  追随他的人,已经比墨者还要多了,已然成势。

  而为了将其和墨者区分开来,民间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称呼,儒。

  荀轲的门徒,自称儒生,而其自成一派的学说,合该称之为儒家、儒学。

  从夏朝二十五年到夏朝三十四年,又过去了九年的时间,儒家已可与墨家分庭抗礼,甚至在民间对其的支持者还要更多一些。

  兴办私塾、学堂的好处,这些年已经彰显了出来。

  源源不断的有学子投身入天下学宫,聆听荀轲的教诲,这处学宫也在不断的扩建之中,广纳天下之言。

  顾担完成了《神农百草经要》之后,便是来到了这里,看一看荀轲如今走到了何等地步。

  即便他一直对朝堂大事不算太过关心,可夏皇两次派人聘请荀轲,皆被荀轲推拒之事可是遍传朝野。

  很多人都觉得,儒家已经能够去跟墨家碰一碰了,连夏皇都是支持的,否则也不可能接连邀请。

  如今距离上一次的邀请又过去了两年,第三次,也该来了吧?

  所有人都这么想。

  于是顾担就来了。

  又是这么多年过去,他的神魂越发壮大,白莲观想图中那朵三十六瓣的莲花,第四瓣已是蠢蠢欲动,神识外放也足以笼罩方圆十丈大小。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实力其实也一直都在稳步增长,到了今日,已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本就已尘世无敌的武力,继续提升也没有什么动用的机会,一些小的进境累加起来,让他的底蕴不断增加,却还没有增长到质变的时候。

  如今正是韬光养晦,潜龙在渊之时。

  但实力的提升,还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的。

  比如顾担只需要用目光一扫,便能够感受到旁人的气血如何,便是宗师刻意隐藏也无济于事。

  顾担只是在天下学宫略略转悠了一圈,感受人体内气血的浑厚程度,便找到了荀轲。

  此时的荀轲,正端坐在书案之前,执笔凝神。

  顾担悄无声息的走了过去,未曾被其察觉。

  荀轲等着面前白净的宣纸,眼中似有千万道波澜涌动。

  终于,那执笔的手,落了下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