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将江南捆绑在战车上的关键一刀_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官衙几乎全空了。

  二则,江南世家子弟在江北为官,也可增强东南财赋上缴的源动力。

  何乐而不为?

  这是将江南捆绑在战车上的关键一刀。

  当然,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

  王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诗,估计同时传播到了江南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音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事实上,此刻,原两浙路学政、后继任两浙路转运使的杜朴,已经在入京任职的官船上,沿河而下,眼看就要进入山东地界。

  在他的官船上,除了他的家卷之外,还有江南各大世家子弟。

  如他的儿子杜成。

  再如顾氏顾一帆、郑氏郑通志。

  江南各大世家,几乎每家都有子弟在王霖的举荐大名单上,都被官家赵佶赐了同进士出身,此刻正兴高采烈地与杜朴同船北上,准备入朝拜谒皇帝。

  作为世家子弟,他们锦衣玉食,缺的就是建功立业。

  而此番王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已经在江南传为佳话,人人以名列其中而为荣。

  清风徐来,杜成在最高处的船舱中设宴与顾一帆等人小酌赏景。

  杜成眸光热切道:“眼看就要入京,听闻齐王会在京师设宴,为我等江南士子接风洗尘,而过不几日,我等便要奔赴各地任职,据说最差的都是知县。”

  顾一帆举杯一饮而尽,轻道:“好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齐王真乃千古奇人也,竟然想出这般选拔人才革新官场的办法来,以至于让我辈不至因科举而晋身无门,酬我毕生壮志凌云。”

  郑通志笑:“老顾,你这厮是真赚了便宜的。就你这懒散的性子,又不喜读四书经义,就是二十年都考不得进士出身,如今好了,官家给了!”

  杜成又道:“国难当头,齐王率军与金人死战,如今连战连捷,我辈读书之人,手无缚鸡之力,无能从军报国,但若是能在后方营运粮草,为国出一份力,也算没白在人世间走这一遭!”

  顾一帆拍桉而起:“入京之后,某当求见齐王,以七尺之躯,当投笔从戎,去河北一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顾一帆轻轻吟诵,杜成和郑通志缓缓起身站在了他的身后,三人一并凝望着船外运河两岸与江南迥异的北国风光,心生康慨悲壮之情。

  ……

  就在江南士子北上京师时,其实早有山东、河北、河南及东南、蜀中等地士子也渐往东京而来。

  所谓读书人拍桉而起,誓与国同生,投笔从戎,奔赴国难。

  三国曹植有《白马篇》云:“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王霖的《关于抗金救国告全体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