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4章 汉这个字怎么样_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京城将会举办会试和殿试。从这个月开始,来自各地的考生们陆陆续续抵达京城。

  相比较三年前的会试和殿试,参加今年会试和殿试的考生要多了不少。

  虽然今年的会试和殿试是第二次,但是要比上一届成熟多了。最重要的是上一届的科举考试,让天下学子们见到朝廷的重视,也让他们明确地看到他们的未来。所以,今年参加会试和殿试的考生变多了。

  说到今年的科举考试,就不得不提楚王。今年京城的乡试和会试由楚王负责主持。

  因为楚王负责京城的科举考试,楚王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又提高了很多,这让代王又嫉妒又愤怒又不甘。

  代王也想主持科举考试,为此,他还特意去求皇帝,结果被皇帝狠狠地骂了一顿。代王身为武将,平日里很少读书,让他去主持科举考试,一定会天下读书人笑话嫌弃。

  这几年,朝堂上的局势变成代王和楚王相庭抗礼。

  代王和楚王之间争斗的厉害,双方势力互不相让。

  虽然景王和魏王也参与了夺嫡,但是他们两个不太被看好。再说,朝中大臣大多数都认为楚王是太子,只是皇帝没有公布。

  自从几年前,废太子被废后,大臣们一直催促皇帝立新太子。一开始,皇帝因为被废太子伤了心,暂时不想立新太子,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再加上,大臣们再三催逼,皇帝无奈,只好同意新立太子,但是为了避免儿子们再次相互残杀,皇帝表示他不会公布太子是谁,但是册封太子的圣旨已经写好,并且放在紫宸殿的“中正仁和”的匾额后面。等皇帝驾崩后,再从匾额里取出册封太子的圣旨,届时太子将会继承大统。

  对于皇帝的这种做法,大臣们自然反对,因为前所未见为所未闻。大臣们还觉得皇帝这么做太儿戏了,但是皇帝坚持这么做,大臣们只能听从。这就是这几年来,为什么皇帝迟迟没有册封太子的原因。

  所有人都想知道放在“中正仁和”匾额后的圣旨上写的太子是谁。代王还曾经动过偷圣旨的念头,当然他也只是想想,并不敢真的去偷。他要是真的去偷,只有死路一条。

  不说皇宫里戒备森严,就说紫宸殿的周围一直有禁卫军把守。还有看不见的暗卫盯梢,根本不可能有人能把册封太子的圣旨从紫宸殿里偷出。

  把册封太子的圣旨藏在紫宸殿的匾额后面的主意,还是赵曜出的。当时,赵曜并不是跟皇帝说的,而是跟梁嫔说的。他跟梁嫔聊夺嫡的事情,然后他就提到梦中赵耀那个世界的九龙夺嫡的历史,说那个皇帝在夺嫡中胜出后,担心他的儿子们像他们兄弟们一样夺嫡,就不再设立太子,而是把册封太子的圣旨放在上朝大殿的匾额后面。

  梁嫔听后,就跟皇帝说起这件事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