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找什么借口理由,全是屁话!_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是错的呢?老师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不是孔子,孟子所教。他的表现只能说明他错,而不是儒家错。父皇,尧帝年老时,没有将王位传给子弟,而是禅让给了舜帝。上古圣王为了黎民富庶,连王位都不看在眼中,这才造就了上古盛世,民众生活富庶路不拾遗。先例就在眼前,父皇怎么就装作看不到呢?”

  “一派胡言!你说的是《周史》,《鲁史》所记!禅让制是周王室,鲁国君王为了他们自己的统治所撒下的弥天大谎!你可看过《竹书纪年》,那里面记载的才是真实历史!《竹书纪年》记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意思是说舜获得了权力,就把尧囚禁在平阳,还不让他的儿子与他见面,于是取得了帝位。先不说舜帝治理的天下是否是路不拾遗,民众富庶。即便是,以如此手段谋得天下的舜帝,也不是儒家所说的圣王吧!”

  “《竹书纪年》乃魏国所记载的史书,《周史》是周王朝所记载的史书。魏国不过是周王朝的一个封国而已,《竹书纪年》的真实性,不能与《周史》相比。父皇之所以相信《竹书纪年》记载,是因为父皇的天下是通过战争厮杀得来的,得之不正。若是周王室因为父皇的德行自愿禅让给父皇,天下诸侯因为父皇的德行自愿奉父皇为王,想必父皇就会承认禅让制是存在的了。”

  嬴扶苏和嬴政争论的重点,其实不是禅让制是否真的存在过。

  而是儒家的仁治是否可以治理一个国,是否可以治好一个国。

  嬴扶苏想要证明禅让制是存在的,上古盛世是儒家仁治的最好例证。儒家思想不是一纸空谈,是有根据的,他想借此来说服始皇帝以仁治代替法治。

  始皇帝的想法与嬴扶苏截然相反,他想要他的长子放弃儒家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禅让制不存在,那么就算真有所谓的上古盛世,也与儒家奉行的那套理论无关。

  所谓的仁治,自然便成为了无根之水。

  盖聂站在殿门口,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

  身后这场始皇帝与长公子的辩论,他是唯一的一个听众。

  这是始皇帝对他莫大的信任。

  盖聂知道,这份信任是来自他之前的主君——嬴成蟜。

  直到此时,盖聂才知道原来嬴成蟜与嬴政之间的感情如此之深。

  深到哪怕嬴政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他,就因为是嬴成蟜推荐了他,嬴政就敢把负责暗中保护的暗卫交到他的手中。

  深到这场除了始皇帝嬴政,和很可能成为秦二世的嬴扶苏之外,不该有第三人在场的辩论,盖聂也能留在此地。

  “《竹书纪年》乃魏国史官所记,写下《法经》的李悝也是在魏国实行变法。魏国倾向法家学说,而法家向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