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0章 汉代:独尊儒术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晨讲述完儒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各朝古人对接下来的阶段极为感兴趣。

  尤其是汉武帝和董仲舒,他们是推动儒家发展的关键人物。

  儒家之所以能占据数千年的统治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所建议,汉武帝诏定的思想方针。

  董仲舒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其他学派优势互补形成了新儒学,在思想上完成了大一统的建设,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儒家发展的第二阶段,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思想。”

  “西汉初年,由于之前连年战争,民生凋敝。”

  “为了安定人心,恢复生产。”

  “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以无为而治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西汉统治者采纳道家无为而治建议,与民休息,创造了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央统治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加深,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已不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及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央皇权得到极大增强。”

  “而自汉朝建立之始,儒学就在儒家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复兴。”

  “汉武帝时期儒学在法家、道家等流派斗争的过程中,已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汉武帝征召天下名儒入长安寻求国家治理方法,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某些思想引入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天地常理,要维护国家政权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必须强化皇权。”

  刘彻: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来得正是时候。

  他年仅16岁即位,可即位之初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尽管经过了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但当时的社会矛盾依旧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边患严重,匈奴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对汉朝的边境时有侵扰,对大汉的稳定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

  二是景帝时采取的削藩政策,造成了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

  尽管叛乱被平息,各地封国也被取缔或削弱。

  但这也造成了之前休养生息积累下的财富被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国本。

  三是中央朝廷和地方的政治体制架构,还不完善,还有很大的隐患。

  尤其是皇权受到了各方政治势力的牵制和束缚,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政治运行体系。

  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形势,年纪轻轻的他极度渴望冲破旧有制度的牢笼。

  他渴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心中的宏伟蓝图。

  而这一切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