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章 美国内战结束_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段从萨凡纳向南北卡罗来纳可谓是烈火的考验了,特别是对普军来说,如果只是山地和平原的话,普鲁士的军队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这一段路上有数不尽的沼泽和河流,这种不利的气候和地形非常的折磨。

  因为中欧大部分是平原地区,普军在平原地形的战斗力会比较强,这种不利的地形中,普鲁士的机动能力什么的都下降了许多,而谢尔曼的部队则是越战越勇。

  不仅如此,还越来越没人性了。

  在这一路上,曼陀菲尔能感受到敌军的阵线变得更加稳固,这不是因为对面变强了,而是他们投入了更多的部队,长途的奔袭让联邦军与普军都身心俱疲。

  一路上遭受到联盟军队强烈的抵抗,由于士兵们对南卡罗来纳复仇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的破坏行为比在佐治亚时更为严重,曼陀菲尔能做的就是不让普军参与进这种行为当中,到了后面,普军的营地里居然能堆十几万人的美国难民。

  在军事改革后,罗恩在奥古斯特的要求下写入军规中的就是,战争中不能虐待战俘,也不能对已经投降的敌人开枪,更不能对平民下手,强抢民宅什么的更不行。

  奥古斯特的说法是会洗劫普通人民的是劫匪和强盗,无论以何种理由向敌国发起进攻,都不能对无辜的人扣下扳机,不然会显得普军是一支没有纪律的土匪部队。

  这些东西对于容克军官来说其实不太能理解,曼陀菲尔有时候也不能理解奥古斯特的想法,但对于奥古斯特的绝对信任让曼陀菲尔选择听从奥古斯特的意见,等到行军的时候,即使是普军也照样会将平民丢在原地。

  毕竟这些人归根结底还是美国人,跟普鲁士关系不大,暂时收留他们几天,甚至还分军粮给他们,在这点看来普军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他们能不能活着逃到北边的大城市去就不关普鲁士人的事了。

  曼陀菲尔在路上还抱怨着,“难道美国真的没有将领了吗?居然让这么一个屠夫来当这个军区的总司令,在普鲁士,跟谢尔曼有着相同才能的将军要多少有多少,但是跟谢尔曼一样残忍的人,放眼整个普鲁士,不,是整个欧洲都是极其罕见的。”

  在哥伦比亚,联邦军包围了城内的联盟军,而为了更好的歼灭这里的敌军,谢尔曼下令进行无差别炮击,将看见的一切全部摧毁,无论是不是军人。

  攻克了哥伦比亚后,他纵火烧毁了整个城市的全部民居和公共设施,只有南卡大学和行政机关的建筑得以保留。

  后续谢尔曼又将这种恐怖带给了北边的一些城市,查尔斯顿就是又一个毁在了谢尔曼手中的城市,在这里他们受到了极其顽固的抵抗,谢尔曼迟迟攻不下这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管城内有什么东西了。

  直接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