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8章 来柏林,有你好果子吃的_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洲列强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时隔数十年之后再一次火力全开,对于例如老毛奇、罗恩这些元帅级别的人来说,他们罕见的在会议上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毕竟他们现在也只是总参谋部的参谋,而且也上了年纪了,会议完全由老毛奇的好徒弟施里芬主导。

  施里芬力排众议,这场战争他们早在一周前就收到了消息,情报指出俄国正在往巴尔干方向增兵,根据德国总参谋部的预计,战争初期法国最多只能动员一百多万的兵力,只要速度够快,就可以逼法国政府和谈。

  施里芬要求德军全力扑向西边,因为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军事角度,总参谋部得出的结论都是法国比俄国好打,毕竟现在都八月份了,施里芬不敢保证德军一定能够在冬天之前把俄国干碎,但是他觉得自己可以在俄军到来之前把法军干碎。

  与施里芬意见相左的是总参谋部钦定的东方战线总指挥戈尔茨,他认为法国虽然纵深少,但它强大啊,德国在西线防守,主攻西线,那么等我们把俄国收拾掉了,法国肯定难以抵抗。

  “这难以理喻,如果我们不进攻法国,那法国就会来进攻我们,我们最重要的工业区在莱茵兰,如果阿尔萨斯防线被突破,那我们一马平川的西部平原将暴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面前。”

  施里芬是坚定的向西进攻派,而戈尔茨则恰恰相反,它主张向东进攻,优先击败俄国,再去考虑法国,“法国的战斗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强,法国人最不欠缺的就是抵抗到底的勇气,为了民族他们可以牺牲一切,但是俄国不同,它是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就是一栋破房子,只要将我们的装甲部队投入到东边,不出半月我就能将乌克兰送给陛下。”

  由于没有实战,再加上奥古斯特的干预,德国战争初期只有三个旅的装甲部队,这是德国坦克的第一次实战,任何人只要能够打出成绩,那么立刻就能成为机械化部队的最高领导者,施里芬和戈尔茨都想要这个职位,虽然他们根本就没有使用装甲部队的经验。

  不过全世界几乎都没有使用装甲部队的经验,现在世界上能说掌握完全掌握装甲技术的国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除了法国在北非欺负土着人的时候用了一小下,但这并不能展现装甲部队的优越性。

  你会因为能喝一瓶啤酒就自称酒量好吗?

  所以真正的展现坦克优越性的战争还得是世界大战,但是德国总参谋部对此的争执却十分激烈,最终还是小毛奇站出来杀死了比赛。

  小毛奇虽然在摩洛哥战役中遭到败北,事后也只是回家休息了两个月,很快就被复职了,毕竟老毛奇就指望小毛奇接自己的班,真要让他下岗了,那老毛奇这个接班人可怎么解决啊。

  虽然老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