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话 议员?小丑而已_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普鲁士宪法第48条中,国王有权宣战和缔造和平,并于外国缔结合约,但是条约的有效性需要经过议会同意,只要它被认为是商业上的条约,或者对他国施加负担,或个别主体承担的义务。

  以及第58条,摄政王应以国王之名行使赋予国王的权力。

  只根据上面两条,奥古斯特拥有国王的权威,但是交易领土确实是商业交易的行为,理论上是需要经过议会同意的,但是作为代价的一部分,普鲁士有义务参与英国的战争,所以这属于战争条约,既然国王有权宣战,并且不需要经过议会同意,那么奥古斯特也可以解读成因战争行为获取的额外领土不属于交易,而属于战争行为,这件事并不需要经过议会同意。

  这个解释是那么无懈可击,因为宪法的解释权可不在那帮议员的手上,现在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这套宪法的制定者萨维尼,萨维尼是奥古斯特的亲信之一,但是他是比较公正的,维护宪法的权威是政府的义务,奥古斯特也只能在宪法中寻章摘句,不能公然曲解宪法的意思,不然这套宪法要是失去公信力了,自然也就变成了一卷厕纸。

  奥古斯特还是在1月26日与英国驻普鲁士大使签订了伦敦条约,包括英普联盟条约,英国正式宣布放弃在英属马来亚的砂拉越,沙巴,文莱等地的主权,并且将所有权交至普鲁士王国,普鲁士应当补偿英国政府一百六十三万英镑,分二十年付清,每年利息0.2。

  这件事情立刻发酵,各种报纸疯狂的对这件事情进行炒作,整件事情的舆论顿时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方向一路狂奔,《勃兰登报》将其称为继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版图的首次重要扩张,普属马来亚的建立是普鲁士印太战略的重要一步,《莱茵报》将奥古斯特称为普鲁士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她争取到了外交上的主动权,不费一兵一卒的夺取了这块重要的领土,普鲁士终于进入列强行列。

  随着条约的内容逐步揭露出来,奥古斯特的声望迎来了新一轮的暴涨,所有人都聚焦于条约为普鲁士带来的切身利益,英国承认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地位,不仅如此还允许普鲁士吞并波西米亚地区。

  奥地利帝国立刻对英国发起了外交抗议,称英国这是在挑拨离间,破坏德意志民族团结,但是奥地利的抗议在英国的眼中就像是个小丑,别说英国,它打个塞尔维亚都费劲,连自己国内紧张的民族关系都处理不好,还威胁英国,属实是宝宝奶昔喝多了,脑子喝傻了。

  英国回应十分硬气,奥地利可以以自身手段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翻译一下就是你什么勾八东西,给老子滚,莫挨老子。

  奥地利知道这是被英国外交孤立了,那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