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章总喜欢六路进攻的宋人_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相帮已经是我能做的极致了。

  毕竟,青塘对我哈密清香国多有帮助,两不相帮已经是无情无义的表现了,再进一步这会让我连人都没办法做。

  而我也有我自己的麻烦,喀喇汗国与回鹘国的战争就要分出胜负了,这个时候到底是要参与战争,夺取最后的利益,还是坐山观虎斗,最后捡便宜,都需要我亲自决断,实在不宜在东京久留。”

  包拯皱眉道:“青塘人也知道我们要进攻他们的消息吗?”

  铁心源摇头道:“应该不知道,角厮罗死了,他的儿子们正在争夺王位,他几个势力庞大的部下也在积极地拓展自己的势力,内斗都自顾不暇,谁有心情考虑一向温顺的大宋会悍然进攻他们。

  这一次,诸位先生收复河湟,将边境向外推出千里之地应该是可行的。”

  “你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包拯并不因为铁心源前面的话生气,而是饶有兴趣的问他,作为明白人,在这件事上要是还隐瞒,那就是侮辱人了。

  “青塘百姓生活在高原上,气候恶劣,交通不易,生活自然困苦,再加上两百多年的部落战争,已经完全摧毁了这个种族的自立信心。

  昔日强大的吐蕃人,如今流落在西域各处艰难求生,年纪长一些的人或许还记得自己的部落,而国家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名词。

  如今,在大宋的秦州,富弼招揽了那么多的蕃军,可见在秦州之地,分化的力量已经显现了。

  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从秦州一路向河湟推进,至于能够推进到哪里,就看诸位相公的本事了。”

  “你连这些事都知道?”

  铁心源有些烦躁的道:“能进攻青塘的法子就那么两种,而分化,利诱又是你们最擅长的。

  富弼这样的重臣留在京兆府一动不动就是八年,连修建种马场这种对大宋至关重要的东西都不在乎,您说他在关注什么?”

  “还是一如既往地聪慧啊,小子,你现在告诉老夫实话,你清香国真的有十万控弦之士?”

  “那是扯淡,七八十万人,如果硬要凑出十万控弦之士,哈密的土地谁去耕种?牛羊谁去放牧?商队还要不要四处行商了?”

  “这么说,你能凑出十万控弦……”

  铁心源苦笑道:“不是会骑马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不会打仗的人上了战场只会成为累赘。

  我清香国要的是精兵,不是用牧人和农夫凑出来的乌合之众。”

  “五万?”

  “只有三万,我们不是流寇,更不是马贼,没有全民皆兵的说法。

  其实三万骑兵已经多了,按照我的预计,能有一万五千名合格的骑兵,我清香国就能纵横天山南北。

  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想要我匆忙间组织起一支大军,就算是不能进攻青塘,也能牵制青塘的大部分军队,好让你们从秦州对青塘人发起突然攻击。

  这事您还是算了吧,大宋朝堂保守不住这个秘密的,而大宋军队也没有发起突然攻击的能力。

  即便是有,千余里的后勤,也会让那支进攻的军队最后因为缺少粮秣的供给而惨败的。

  在习惯了突然袭击别人的青塘人面前,大宋的军队还是好好地完成集结,然后再平推过去,用绝对的实力碾压敌人是最稳妥的一个办法!”

  包拯笑道:“六路进攻……”

  铁心源把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不等包拯把话说完就道:“六路进攻西夏,结果被人家先是击败了一支军队,最后造成全线溃败,这样的教训你们还没有接受吗?

  六路军队踏过高粱河去进攻契丹……然后太宗皇帝都中箭了,最后不得不坐着驴车逃回来。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就不能老老实实的抱成一团向前推进吗?

  明明实力占优,为何要分兵?”(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