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一章 秘闻_顾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道教翘楚,此人出身天师府,叫张留孙。

  元朝建朝之初,全真道受到重视,势力日盛。后与佛教发生冲突,在朝廷主持下,两教举行了三次辩论。朝廷偏袒佛教,道教受挫,之后忽必烈下令禁道书,更是造成了沉重打击。

  跟着,当代天师带着徒弟张留孙前往大都进谏,此事才得以缓和。

  忽必烈授张留孙“江南诸路道教都提点”之职,此人共经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备受宠遇,道门重兴。

  而张留孙自立玄教,被封为大宗师,弟子成千上万,遍布大江南北,当然也包括武当山。

  后来元朝覆灭,张留孙羽化升天,玄教解体。此时的武当山,以鲁洞云弟子张守清为尊

  明朝洪武、永乐二帝,皆尊崇武当真武,赐建九宫八观、三十六岩庙、七十二庵堂,奉养道士数千人,这才让武当山成了全国道教中心。

  期间,朝廷又与龙虎山、茅山商榷,整合管教,立张守清传承法派为正宗,便是延续到现代的“三山正乙派”,内修全真丹法,外修清微雷法(清微雷法是符箓外功,与小斋的雷法不同)。

  当时三山皈依,其它正一支派和玄教弟子,一应遵从,永为定制。

  所以说起来就非常复杂,任亦昀出身三山正乙派,他的师父却是玄教弟子,修的是天师府道法。

  顾玙花了好大的劲,才将这些东西理清。

  简单一句话,任亦昀是个明代正一修士。而同样的,他也介绍一下后续的历史发展,俩人互相唏嘘了半天。

  “实不相瞒,我曾救出过一位闾山派的前辈,也是明代人士。他贸然晋升境界,搞得肉身损毁,险些魂飞魄散。”

  老顾当然好奇了,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那您又是为何啊?”

  “唉……”

  任亦昀叹了口气,似不愿多提,又似很想找人倾述,沉默片刻方道:“当时各方都知晓灵气即将枯竭,那些传承悠久有地仙仙祖的门派,皆被接引飞升。那些没有的,只能自寻出路,贫道惭愧,我三山正乙派竟无一位地仙。

  不仅如此,据我所知,自宋元交替以来,就再没出现过地仙了。纵是三丰道人天纵奇才,旷古烁今,在那种环境下,也只能炼金丹,成阳神罢了。

  呵呵,什么玄教,全真,龙虎,茅山,三山正乙派……一个个名头十足,到最后还不是一样,自论生死。”

  “不对啊,天师府和茅山历史悠久,前人辈出,就没有一位地仙么?”顾玙疑惑。

  “有,当然有!”

  任亦昀情绪波动有些激烈,忽问道:“你救出的那位道友为何没随之飞升,他是如何说的?”

  “呃,重创,被师门留下养伤。”

  “哈哈!养伤到哪儿都可以养,为什么偏要呆在人间?还不是天资不足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