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5章 驰援房陵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启程前往江陵。而关索则开始在秭归抓紧时间,为前往上庸三郡做准备。

  秭归往北是大巴山脉,高山险岭,走陆路极为艰难,因此关索决定效仿当年孟达所为,从秭归西面,长江的支流乡口溪逆流而上,然后再越过崇山峻岭,绕过神农架林区,如此便能到达离秭归最近的房陵郡,也是魏军的第一个目标。

  因此关索一面在秭归一带搜罗小型船只,一面令士卒们连日在秭归城内张贴告示,敲锣呐喊,寻找熟悉路径的百姓作向导。

  当然关索不会忘了让军中的伙夫们抓紧制作干粮,同时请秭归县令派人相助。此番路上需翻山越岭,埋锅造饭未必容易,携带干粮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三日后,关索终于成功招募了五名城内居民作为向导,其中一人年过四旬,唤作田二,当年曾指引孟达北上前往房陵,有此人相助,无疑让关索信心大增。

  田二直言从秭归到房陵,大约需要七至八日的路程。好在伙夫他们三日内也为大军攒够了十余日的干粮,应该可以应付一个来回。

  唯一让关索苦恼的,就是实在没有足够的船只供所有士卒前往乡口溪。当日汉军东征,便征用了秭归一带的许多小船,眼下关索纵然四处搜寻,也只找到二十余艘。

  “就这些船,还不够五百步卒乘坐的……”望着渡口上零星的小船,关索苦恼地挠了挠头,“这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奉命搜集船只的谢金突然从东面疾驰而来,激动地说道:“将军!将军!下游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船只,约有百余艘,正朝这里而来!”

  “噢?”关索闻言不由一愣,立刻跟着谢金往东而去,果然看到百余艘小型船只逆流而上。但奇怪的是,船上既无旌旗,也无士卒,只有两名水手,为首那艘船上,倒是还有一人,就是从远处无法认清。

  待到这群船只到达渡口后,关索正要上前问话,却见一名内侍从为首船上走下,并从怀中掏出一卷精致的黄帛,高声道:“圣旨降诏,关索将军接旨!”

  原来是刘备的圣旨到了,关索不由得肃然起敬,连忙带领众将士单膝跪地,行礼候旨。

  “圣上有旨,令杨威将军关索率领本部人马并一千白毦兵,搭乘船只,北上前往房陵,以防魏贼来犯!”

  “臣领旨!”

  关索洪亮的声音中略带一丝颤抖,内心的激动难以克制,刘备终究还是听从了他的建议,这也是刘备对他的极大信任。而且刘备考虑地十分周全,他一定料到关索会为船只问题而棘手,因此特地让水手们送来了一百余艘小船,供关索调遣。

  其实刘备之前为了法正的事情劳心伤神,加上魏军大举进犯荆州,孙权又屯兵武昌虎视江陵,刘备一时之间真的忘记了对上庸三郡的防备,幸得关索前来提醒。

  万事俱备,关索再无顾虑,接过圣旨之后,高声对身后众将士喊道:“传令下去,各士卒携带好干粮,有序登船!两个时辰后,前往房陵!”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