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1章 孙权行动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陆水与长江的交汇口,此处地势平坦开阔,是个屯兵的好地方,因此东吴历代都督都曾屯兵于此,吕蒙更是在此筑造了一座陆口城,方便屯兵守卫。

  自荆州重归汉军后,陆口便由深受孙权信任的诸葛瑾率军五千镇守。除了办事稳妥勤勉外,孙权更需要诸葛瑾向季汉展现一种友好的姿态,争取让荆州汉军放松警惕。但实际上,孙权让诸葛瑾长期派斥候监视荆州的情况,更让诸葛瑾交好镇守公安的寇封,并试图离间他对季汉的忠诚。

  虽然和诸葛亮有兄弟之情,但身为吴臣,诸葛瑾还是认真地完成孙权交给他的任务。因此这些年来,孙权对诸葛瑾的表现甚为满意。

  得知孙权到来,诸葛瑾亲自出城十余里迎候孙权。君臣久别重逢,少不了寒暄一阵。在大军安好营寨后,孙权方才在中军大帐内,与诸葛瑾细细商讨荆州之事。

  “大王,据多名斥候来报,司马懿已率兵攻打襄阳,听说张辽也引兵前来!两人麾下共有数万军马!”诸葛瑾激动地说道。

  “如此说来,张飞病危之事定然不假!”孙权也是越发地欣喜,“既是张辽来了,襄阳早晚将破!”

  “大王,蜀军定会派兵支援襄阳!我军更当火速前往攻打江陵!”周泰第一个站起身子,斗志高昂地说道。

  “大王!江陵虽然空虚,但终究易守难攻!”朱然却是谨慎地分析道,“公安寇封又负责沿江烽火台,如若让他知晓我军进兵,足可让马良做好应对之策!想要攻克江陵,便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年吕蒙虽用白衣渡江之计轻松攻克了烽火台,但汉军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定会格外小心,何况这种非常时期。因此如何处理掉这些烽火台,成了吴军面临的一个难题。

  “众卿有何良策?”孙权对此也颇为忧虑。

  “大王,臣愿亲往公安,劝寇封归顺东吴!”诸葛瑾第一时间出列拱手道。

  “子瑜这些年来笼络寇封颇为辛苦。但子瑜当真有把握此刻劝其归顺?”孙权微微点头,却仍是有些信心不足。

  不仅是孙权,众将也对这个提议深表怀疑。

  “寇封虽已不再是刘备之子,但难保其不会忠于西蜀!”

  “只怕劝降不成,反倒让其将我军行动泄露至江陵!”

  面对众人的质疑,诸葛瑾徐徐解释道:“大王,寇封前日在信中抱怨自己在公安留守多年,未能北上伐魏,一身才华无用武之地。大王可用礼物、乃至罗侯爵位笼络,臣再以大军逼近向其说以利害,定能让寇封归降!”

  “即便寇封不从,甚至将我军进兵之事说与马良,亦在我军承受范围之内!”诸葛瑾徐徐解释道。即便不劝降寇封,吴军也没办法妥善处理那些烽火台,马良早晚会知道东吴入侵一事。

  听完诸葛瑾的一番分析后,孙权想起当年镇守公安的士仁投降吕蒙,也是那么出乎意料。那士仁也是刘备旧臣,他都能归降,已被刘家抛弃的寇封,为何不能归降呢?

  “也罢!姑且试上一试!”最终,孙权猛地一拍桌案,确定搏上一搏。

  “子瑜此去,还需小心!”孙权还是不放心地叮嘱了诸葛瑾一句。不过诸葛亮兄长这个身份确实方便,至少诸葛瑾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就这样,诸葛瑾乔传成商旅,前往公安游说寇封,最终带回了寇封愿意“归降”的态度。当然,诸葛瑾也没忘了告诉孙权寇封的条件。

  “五日……”孙权顿时眉头一皱,“这寇封莫不是想拖延时日?好给马良固防江陵的机会?”

  “臣也确实有此疑虑……”这一次,就算诸葛瑾也不能打包票保证寇封真心归降。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