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曹魏图吴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使江东人心更加畏惧。

  面对两派的大臣,曹睿本人也是十分犹豫,虽然他也不甘心做个守成之君,想要完成曹操、曹丕没有完成的霸业,但他也担心魏军会遭到失利,自曹操去世以来,魏军已经许多年没有打过胜仗了。

  “陛下,曹子丹坐镇长安提防诸葛亮,不可轻动。何不召司马仲达回朝商议军机?”身为辅政大臣的司空陈群见曹睿难以决断,便提议道。宛城距离洛阳并不遥远,荆州汉军并无太大威胁,就算司马懿返回洛阳,也无碍军事。

  曹睿深以为然,速降诏命司马懿返回洛阳。半个月后,司马懿回京,曹睿当即将曹休与文聘的书信交于他浏览。司马懿看完书信,思虑片刻,方才回答道:“陛下,东吴虽是人心不安,但有水师之利与陆逊等重臣辅佐,亦非一战可定!此时伐吴,并非上策!”

  “何况西蜀仍在秣马厉兵,我军若动,彼亦会趁势发难!”司马懿的目光显然更加长远,自曹丕死后,他也一直在提防季汉。

  “诸葛亮虽在凉州秣马厉兵,但有大将军坐镇长安,足可抵御!”曹睿徐徐说道,“爱卿坐镇宛城,不知襄阳蜀军,近来可有行动?”

  “回陛下,如今镇守襄阳者乃蜀将李严。此人虽有才干,但比之张飞,则相去甚远。加上此人心高气傲,襄阳蜀将多为张飞旧部,未必对其心服。”司马懿说到这里,亦不禁感慨,“臣自当日攻打襄阳失利后,便痛定思痛,思索为国家收复襄阳之策。只是蜀军眼下仍竭力扼守,鲜有破绽。”

  听到司马懿这般说,曹睿也不由低头思忖,看看能不能在襄阳上面做些文章……

  数日后,曹休的表章又送至洛阳。原来,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因翟丹降魏,受到孙权责难。周鲂担心遭到杀身之祸,先后数次让心腹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寿春拜见曹休。

  周鲂写给曹休的书信也是言辞恳切,详细表达了东吴经历交州之败后人心不安,叛乱迭起,仿佛气数已尽。叛逃者不可枚举,留在江东的许多官吏也受到牵连,周鲂便是其中之一。为求活命,也希望投奔明主,周鲂愿意向曹休归降。

  接下来的书信中,周鲂更是爆出猛料,说孙权为血交州之耻,再次派大将全琮领兵万余南下。为了防备韩综来犯武昌,诸葛瑾、孙朗领兵前去驻防。而扬州境内的山越流寇,则由朱桓、步骘等人前往平定。一直驻守在外的陆逊也被孙权调回建业,共商安定之策。孙权甚至已经让诸葛瑾联络诸葛亮,劝其念在两家同盟之情,攻打魏国,缓解东吴压力。

  如今东吴大军聚集于各处,鄱阳郡正是空虚之处。而鄱阳民风彪悍,常有叛乱,周鲂无法带军民前去寿春投降,但愿意愿意用整个鄱阳郡作为礼物,归降曹魏,只希望曹休能派兵前来。只要占据鄱阳,便可将东吴的版图一分为二,鄱阳以西的江夏、武昌等地都不再归孙权所有。那么即使东吴眼下不灭亡,那也是垂垂将死了。

  周鲂的书信给予了曹休极大的诱惑,由于翟丹正是向他投降,他也大体相信周鲂信中所言之事与投降诚意。他一面派人与周鲂取得联络,一面上书曹睿,请求出兵鄱阳郡。

  由于曹休还将周鲂的书信一并呈交给曹睿。曹睿与司马懿看完后,都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破绽,司马懿则是沉吟道:“此事不可不信,亦不可不信!若真能占据鄱阳,则东吴早晚将亡!吴亡则蜀孤,亦难以为患!”

  “但恐其中有诈,以大司马一军之力,想来不妥。”曹睿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陛下圣明!”司马懿对曹睿的才智十分钦佩,“以臣之见,可命豫州刺史贾梁道领兵接应大司马!”

  “此言甚善!”曹睿知道贾逵通晓军机,若能协助曹休,则可保万无一失。

  “只是我军伐吴,西蜀若借机发难,该当如何?”曹睿心中仍有一丝隐忧,他认为诸葛亮多半会答应孙权请求,联手伐魏。

  “陛下不必忧虑,臣已思得一策,必能使蜀军中计!”司马懿自信地笑道。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