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关兴之义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部运走了……”

  “不好!中计了!”关兴跌足大叫道,看来事情正如关索料想地那样,司马懿已然设下了圈套,等着汉军上钩。

  突然,一名士卒飞快地奔进县衙,着急地向关兴禀报:“启禀将军,淯水上游出现大量魏军船只!”

  “什么!”关兴大惊失色,急忙与周仓登上朝阳东面城墙,果然看到北面的淯水河面上,一艘艘载满魏军将士的船只顺流而下,往朝阳逼近,粗粗算来,少说也有数千兵马。

  虽然不知统兵将领是哪员魏将,但不少汉军将士已然面色凝重,周仓急忙询问关兴:“三公子,是否赶紧撤回邓县!”

  昨夜,关索告知关兴,倘若遇到魏军从淯水上游杀来,唯有弃城而走或坚守朝阳两条路,只是这两路都有一定的风险。

  弃城而走,虽然能让关兴安全返回襄阳,但在穰县中伏的李严失去后路,两千汉军多半会全军覆没,就连李严本人也是非死即降。而季汉损失一位重臣,势必引起朝野震动,加上李严在益州仍有一定的人脉势力,此事绝不会就此平息,到时朝廷少不了要追究关兴临阵脱逃的罪过,就算不会问死罪,贬官也是少不了的,恐怕连诸葛亮也无法保得住关兴。

  至于坚守朝阳,李严和那些败逃汉军自然可以进城躲避,但魏军到时定会把城团团围住,关兴再想脱身,便是难上加难了。

  若只为自身安危考虑,弃城而走自然是最佳选择。可关兴早已下定决心,咬牙道:“仓叔,请你传令下去,全军坚守朝阳,绝不可放弃此城!”

  注意到周仓诧异的眼神,关兴当即握紧拳头,高声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李严往日虽与我关家不睦,但同为大汉将士,我若见死不救,岂是大丈夫所为!”

  未曾想关家最为年少的关兴,也能有这般义气,周仓顿时大受震撼,当即点头大笑道:“好好好!三公子无愧君侯之子!周仓愿舍命相随!”

  且说淯水河上的这路魏军,主将不是别人,正是曹魏前将军张辽。他奉司马懿之命,领着四千军士潜伏在朝阳北面四十余里的新野县内。潜伏在朝阳北面的斥候发现关兴领兵前来后,立刻返回新野告知张辽,张辽立刻点起兵马,乘船顺淯水而下,很快便在朝阳东面登岸。

  张辽先命斥候去城下喊话,但连喊数声,却无人答复,城门也未曾打开,斥候便将情况汇报给张辽。张辽经验丰富,猜到城内必有汉军,于是率军兵临城下,冲着城楼高声大喝道:“蜀军何必藏头露尾,还不早早现身!”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躲在女墙后面的关兴心中一惊,随即与众将士齐齐站起身子。看到来的人果然是张辽,关兴深吸一口气,随即高喝道:“果然是文远将军,别来无恙!”

  “我当是何人,原来是关兴!”见到关羽之子,张辽微微动容,随即正色道,“关兴,你已中我军之计,司马仲达已布下重重伏兵,谅你如何逃得出去!若能早降,我看云长之面,必将保你不死!”

  “多谢文远将军好意,也多谢坦诚相告!”关兴却是不亢不卑地拱了拱手,“不瞒将军,我二兄早已料到司马懿会在穰县设伏,特命我做好万全准备。否则,我早已弃城而走!”

  “关索也到襄阳了?”

  虽然司马懿早就对此有所预料,但真的从关兴口中得知后,张辽的脸色也瞬间凝重起来。加上关兴所言“万全准备”,张辽当下不敢大意,命斥候们到朝阳周边四处查探,看看是否有汉军前来支援。

  张辽又注意到城墙上剑拔弩张,便知关兴必然要奋战到底,也不多费口舌。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突然来报,说是一路汉军正从北面往朝阳而来。

  “北面……”张辽细细一想,随即笑道,“定是司马仲达得手了!”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