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朝会弹劾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诸葛亮一起前往汉中驻军。

  只不过李邈喜欢狂言的性格依旧不改,得罪了许多官员,就连诸葛亮也逐渐无法接受,只能让他返回成都,当个挂名将军。故而李邈此人郁郁不得志,对诸葛亮心生不满,也看不惯诸葛亮十分器重的关索。眼下找到机会,李邈自然出列弹劾关索。

  “看来二弟统率五千蛮兵,委实遭人嫉恨!”关平十分恼怒地瞪了一眼李邈,想不到此人竟这般落井下石。

  虽有孟光和李邈带头弹劾关索,但关索往日做人大体谦和,关家行事也极力低调,故而没有得罪太多人。再考虑到刘备、刘禅以及诸葛亮对关索的器重,其余朝臣皆是没有表态,只看刘禅是何意见。

  这时候,关家不喜欢与人结交的一个劣势便体现了。由于诸葛亮、赵云这两位威望极高的重臣去了凉州,眼下朝中除了保持中立的臣子,就只有关平、杨洪这两位沾亲带故,不方便开口的。

  恰好为人正直,是非分明的侍中董允今日因病不能参加朝会,以及擅长左右逢源的侍中费祎正出使东吴,以致眼下并无一人能为关索分辨。

  “若是糜公尚在,他定会出面为二弟说情……”关平微微摇头,不由把目光落在了光禄勋黄权的身上。

  其实李严自成为镇南将军后,便派人前往黄权府上提亲,愿和黄权结为儿女亲家。而黄权也认为李严官职显赫,才能出众,是个联姻的合适人选,故而同意将长女嫁给李严之子李丰。而与托孤大臣联姻,使得李严的腰杆子更硬了许多。加上黄权乃是益州本土官员,深受许多益州世家大族的拥护,李邈便是其中之一。

  在李邈的煽风点火下,矛头几乎完全对准了关索,可能考虑到黄权这一层的关系,似乎无人提及李严损兵折将之事,至少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不过,黄权到底是刘备器重的托孤大臣,公私分明。他猜到朝中众臣的顾虑,索性主动开口道:“陛下,关征西终究杀败魏贼,若非他此番设计,李镇南及许多将士只怕性命难保。此番两位将军皆有过失,但念二人往日功绩,我看此事还是交由丞相处置为好!”

  没有当众强调李严的过错,已经是黄权对亲家最大的维护。不过黄权也知道,朝中只要还有诸葛亮在,那自然是赏罚分明,别说黄权,就连刘禅说情都未必有用。李严不听关索劝谏,贪功冒进以致损兵折将,肯定逃不掉处罚。

  甚至连李严本人也知道自己被诸葛亮贬官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也不想自讨没趣,请黄权帮忙说情,没准还会惹黄权反感。

  “陛下,光禄勋之言是也!关征西统率蛮兵多立战功,若因此事便夺其兵权,只怕将士寒心!”廷尉程畿第一个出列赞同黄权,其实这番话他早就压在心里很久。

  “臣附议!”

  既有黄权带头,其余大臣也都纷纷附和。刘禅也顺水推舟地点了点头:“好!就依众卿之言!”

  刘禅同样觉得此次事件有些棘手,便推给诸葛亮来处理。虽然他也觉得关索此次行事有些不妥,但毕竟杀退魏军,也不曾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也不必过于惩罚。

  刘禅随即让蒋琬等丞相府官员,将此事汇报给诸葛亮。刘禅更亲写书信,差人送往天水。

  除了李严和关索的事情外,刘禅又下诏抚慰周仓、黄袭等阵亡将士。至于那个投降魏军,献出襄阳的王冲,家中除了一个妻子外再无其他亲人。刘禅又看在王甫等广汉王家臣子多为季汉效力的份上,便从轻发落,没收其家产,并命其妻子返回娘家,来日改嫁便是。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