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3章 喜获棉花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仍然要以全力务农为生。这也使得棉花一直没有在全国境内得到推广,只在临近崖州的交州一带有少量的种植。

  只是没想到交州商贩会将木棉花的种子贩卖到与交州接壤益州南中,再通过孟虎进贡的方式送到成都,让关索得以在这个时代见到了棉花。

  虽然眼下季汉乃至全天下尚没有十分发达的纺织棉花技术,但关索相信只要加以重视,早晚可以让季汉的纺织业取得一个新突破。何况棉花就算不用来纺织,也是一种极佳的填充物,棉衣棉被的出现,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御寒能力。假设汉军日后光复中原,北上冀州乃至幽州、辽东,那就有棉衣的用武之地了。

  就在关索畅想棉花的用处时,阿玉已经缝好布袋回来。关索立刻将棉花一团团地塞入布袋中,再让阿玉用针线封口。接着,关索把填充完毕的布袋,放在床榻上,并让阿玉躺上去,用脑袋枕着试试看。

  “阿玉,感觉如何?”关索见阿玉身体逐渐躺平,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感觉……很松软……”阿玉不断地体会着从后脑传来的触感,如实回答道,“就是感觉这个布袋不如木枕那般高,脖子不太舒服……”

  “好,我知晓了。”

  关索微微点头,阿玉的反馈大体在他的预料之内。这个时代的枕头大多为木枕,达官贵族甚至有用玉枕,材质都是坚硬无比。而且枕头普遍做得极高,有时候会让人睡得很难受。只是一旦睡习惯了,就很难一时半会改过来了。

  不过棉花的优点已经发挥出来,关索还是十分满意。他拉起阿玉后,将几颗木棉花的种子递了过去,认真地问道:“阿玉,我今晚会在后院种下这些种子。我不在家的日子,你能帮我照看它们吗?”

  “二家主有何吩咐,奴婢一定尽心尽力。”阿玉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却也露出一丝焦虑,“只是奴婢从没种过花草,只怕,只怕误了二家主的大事!”

  听到阿玉这么说,关索也不由皱起眉头。种植木棉树虽然不是极具难度,但让毫无经验的阿玉去做,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看来得找一些更擅长的人来……

  关索细细一想,很快便有了人选,随即微笑着对阿玉说道:“无妨,我只在后院中上一颗,你只需给它每日早晚浇水一次即可。就算它无法种活,我也绝不怪你!”

  “奴婢遵命!”既是关索说到这个份上,阿玉也不会再推辞,立刻郑重点头道。

  关索将一半的木棉种交给阿玉保管,另一半则被他带出了关府。出了城后,关索快马加鞭,很快便来到成都城南十五里的一片农田,此地便是朝廷赐给关府的其中一片田地,只需按时缴纳赋税,便可成为关府的财产。

  由于关氏兄弟这些年屡立战功,朝廷先后赐给关府总计十顷的田地,其中属于关索的就有五顷。自汉武帝定下了二百十四步为一亩的规矩后,亩的计量算法一直延续到后世,只是根据步数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故而汉代的一亩田地,约为后世的三分之二。

  而汉代五十亩为一顷,故而关家有五百亩田地,至于总面积,关索曾经粗算了一下,大约有三十二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关家已然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田地。

  然而事实上,关家这些年即便受到朝廷的恩赐,在田地这一块却并无优越可言。早在十年前,孙权在大将蒋钦病故后,赐予他的妻子田地两百顷,足足是关家的二十倍。就连季汉丞相诸葛亮,全家田地也不过十五顷,只比关家多了五顷。

  倒不是朝廷舍不得田地,实在是因为其中有诸多难处。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