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团体(一)_攻略韩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相有点凶恶的中年人,看似是这几个人里最显老态的,其实他的年纪跟安哲秀一样,甚至还晚出生几个月。他对待姜均相的神态还算谦和,跟孙石熙一样平淡正常。

  互相都见过礼后,姜均相将众人请进别墅内,然后给酒店服务打了电话,开始今天的晚餐。

  席间众人都是闲聊近况,尤其大家都很关注姜均相最近在美国搞出来的那些投资新闻,都非常好奇姜均相如何能在美国华尔街大佬的虎视眈眈之下,抢得先机投资Febook。

  姜均相便将自己投资Febook的过程大概说了一下,当然只是分析了Febook当时的处境,自己和扎克伯格的谈判条件,并未说自己用特殊身份恐吓扎克伯格的事。

  众人里崔道植院长和朴元淳是法学专业,

  他们是从法律角度评论了姜均相的投资,而从事相关行业的安哲秀则是对Febook的前景分析了一番。

  至于演员崔岷植并未作评论,只是在听到安哲秀分析Febook的运营理念和将来的价值,跟其他人一样大大感概了一番互联网行业的神奇。

  说到这里,便慢慢进入今天的正题:姜均相之前跟崔院长提到过的为什么进入互联网行业。

  韩国的互联网行业其实发展较早,有很多的新颖的互联网概念都是源自韩国,比如韩国的Cyorld,其创意就被美国的MySpe借鉴。

  可是限于韩国的国情,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如果没有掌控韩国大部分资本的财阀的支持,很难有所发展,更不用说出现像谷歌、微软、Febook这样的全球化企业。而以韩国财阀投资就要完全掌控的贪婪秉性,如果被投资就意味着失去公司的运行权,这就会极大的损害创业者的积极性,导致公司发展停滞不前。

  所以,从90年代第一波互联网热潮,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韩国出现的互联网企业极少有存活下来的,而仅剩的几家要么半死不活,再无发展,比如Cyorld;要么就是财阀控制,比如naver。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国资本的极度垄断,造成了目前韩国互联网的现状。而我之所以选择互联网行业,就是因为韩国互联网行业一直还未曾被财阀完全控制,处于一个萌芽状态。所以我就想创办一家不依靠财阀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依靠我自己的投资赚取前期资本发展公司,进而占据先机,阻止财阀进入垄断。

  我想,这也符合我们在座各位的理念,限制财阀!

  姜均相先就自己创建互联网公司的起因和目的做了阐述。

  可是互联网行业可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均相你能确保你将来有足够的资金吗,万一将来你的钱花光了,需要融资的时候,不得不向财阀低头,也就意味着失败!

  安哲秀对这个行业还是十分了解的,他是计算机杀毒软件企业安博士的创办人,也是全球研究计算机病毒的先行者之一。

  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财阀的资金而举步维艰,后来得到政府的扶持才有起色,但是也让他错失了向外扩张的时机,只能限制在韩国这一亩三分地里。

  安前辈,我既然敢在美国撒出去5亿美金,就是对我的判断有信心!而且,事在人为,总要做了才能知道会不会失败。

  安哲秀没再说话,他对姜均相的信心不知可否,在韩国只有亲身经历了创业,才会知道这个国家对创业者的不友好。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