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6章:不是钱,是尊重_驸马有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若是走错了路,越是坚持,反而就错的越远。

  “陛下勤政自俭,天下皆知,就是在度支上面太过克己,清苦之至,我们做臣下的岂能无愧。”

  崇祯听他这么说,略觉奇怪,明明在说起得早,怎么一转就转到花钱上去了?

  “世显,你想说什么,只管奏来就好。”崇祯笑着说道。毕竟做了十七年的皇帝,臣子这种先抑后扬、先铺后立的道道,他见得多了,知道周世显有话要说。

  “是。”周世显见自己的小心机瞒不过崇祯,干脆就乖乖听话,直接说,“臣奏请复设内承运库。”

  “哦?”崇祯神情复杂,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也忍不住抬头看了周世显一眼。

  大明的税收,是以国税分入太仓和内库。太仓是国库,由户部管辖,内库则是皇帝的私库。

  内库有内承运库、广积库、甲乙丙丁戊五库、赃罚库等十二库,这其中只有内承运库存的是金银,其他存的都是布匹之类的各种实物。

  内承运库中的金银,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帑了,在大臣们眼里,那里就像是有个聚宝盆,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弘治、嘉靖、万历三朝,皇帝强势,能从国库搬来百万两白银,但在崇祯即位之后,没有从太仓挖过一次银子,反倒不断地发内帑,以至于朝臣都知道户部没钱,要钱找皇帝陛下发内帑。

  因为京师三大营和上直二十六卫的军饷都是内帑支撑,所以只要有帅臣带了京营的兵出去,就可以理直气壮要求发放内帑。

  内承运库毕竟不是真的聚宝盆,近两年更是出多进少,内帑终至于完全枯竭,连守城兵卒的一点赏钱也给不出来。

  库还在,钱没了。

  到现在逃离了京城,更是连库也没有了,身边亦无一两银子,复设不复设的,也无非是镜花水月,望梅止渴。

  崇祯摇摇头笑了,驿旅在外,不比朝堂奏对,不用那么严肃。

  “世显,要说复设内承运库,当然好,”他开玩笑似的对周世显说道,“只是你打算设在哪里?内帑从何而来啊?哈哈。”

  “陛下,臣奏请将内库设于银车之内,随圣驾而行,”周世显笃定地说,将衣袖中的清单双手奉上,“至于内帑,请自臣手中这张单子而始。”

  “什么?”

  崇祯不等王承恩上前,自己伸手便将单子接了过去,单子上寥寥数行,简单明了,一眼便看清了:

  足纹银锭四百个,每个重五两,计银二千两

  金元宝一百二十个,每个重十两,折银一万九千二百两

  赤金一千五百两,折银二万四千两

  大东珠五颗,折银一万二千五百两

  大红宝石五块,折银七千五百两。

  这样通算下来,总有六万五千两白银。

  崇祯激动得手都有些发颤了,这孩子说复设内承运库,竟然不是一句虚言!他咳嗽一声,把单子递给王承恩。

  “世显,这许多银钱,你是怎样筹集出来的?”

  这个,臣就用抢的。

  “臣破家从驾,报效君父,份属当然。”驸马恳切说道。

  “这……”崇祯心想,我家长平这是嫁了个富贵人家的娃吗?太仆寺的少卿,一年的入息看来也不少啊。

  “亦有离京前锦衣卫所起获的贼赃。”驸马补充道。

  王之心的家产,陛下您也有份花了的。

  “好,好,”崇祯双眼放光,点头说道,“就复设内承运库于银车之上,着王承恩总司其责,与……与……”

  “启禀陛下,是与兵部司务阮明协力办理,”周世显奏道,“娘娘的体己,也与内帑放在同一辆车上。”

  “体己?”崇祯困惑地说道,“皇后离宫之时,不曾有带得什么银两……”

  话还没说完,忽然明白了,心中大起感慨:这孩子,真是的。

  “你说有,那就有吧。”皇帝微笑着说。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