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五章 缺乏经验的队伍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松山这边的防御不仅仅是修几个工事就算完事,还有一堆配套工程要解决。

  虽然紧挨着怒江,可是松山上边却没有什么像样的水源。根据部队的调查,山上的居民一共是294户、1623人,雨季时随便接些雨水就能过日子,可是一到旱季只能依靠山上的几处小泉眼。

  很可惜,这点出水量根本无法供应一个旅,为此部队不得不买来三百多匹滇马,组织运输队一天一趟下山背水。刚开始的那段日子,由于工程的用水量太大,山上的部队没人每天只能保证两公升的饮用水。

  后来根据当地居民的指引,侦察兵在水无川山谷中发现水源。修建好蓄水池以后,先用两级抽水泵抽水上山,然后在用水管送到各处阵地上。考虑到开战后供水设施可能受损,而且日本很有肯能通过投毒切断山上的水源供应,赵诚命令各个阵地必须使用空油桶储存够十五天的饮用水,旅部会派人随时进行抽查。

  各个阵地之间的距离不近,从旅部到最远的一个要塞有二十来公里,确保战时通讯也是个大难题。目前边防二旅采取的是双重配置,除了电台还有电话进行联络,但是赵诚还是觉得不保险,张伟手下的新兵太多,打仗时一但指挥系统出问题,那些被分割包围的部队肯定会崩溃。

  好在于璐刚送来一批摩托罗拉公司scr300tm步话机,这玩意有效距离达到17公里。因为数量的问题,第一批都给力李有财,而且只能下配发到连一级部队。部队在家里实验时的效果非常好,只是不知道上了战场会怎么样……

  松山这边的生活很单调,但是每天东奔西跑到也过的充实。视察阵地、和士兵谈心,偶尔还能去老林子打猎,野鸡、野兔、麂子、野猪,弄上几只来烧烤也挺不错。

  几天下来,二十几个要塞跑了一大半。赵诚对惠通桥一线的防御还算满意,工事和武器配备在国内都已经属于第一流水平,尤其那些充当机动火力点的意大利坦克,连日本人都不会这么奢侈。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因为兵力的原因,张伟的旅部几乎没有什么机动部队,一但外围据点被日军攻下,根本无法组织反击。再有就是弹药和物资储备不足,西岸各个要塞的弹药储备只够支撑十天的战斗,一但惠通桥被毁,部队所依仗的自动火力很快就会变成摆设。

  仔细斟酌过后,赵诚决定给边防二旅补充五百名新兵,等陕州那边局势稳定以后再调两百名打过仗的老兵给张伟。要塞区内的粮食要储备半年的份量,弹药要增加到八十天的作战份额,武器的储备也要适当增加。

  除了人员和武器弹药,还得尽快给这边补充一些雨衣和大衣。雨衣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雨季,这里和缅甸的天气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