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5章 另一种道路的选择_重生之改天换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选举竞争中,不管谁在台上,台下的在野党都会为反对而反对。在野党的最大诉求就是反对,只有通过反对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这种渐渐失去理性的反对竞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率,一定程度上也会和集权国家一样将民众的理性判断给搞混,虽然手段不同,可是结果是趋近的,殊途同归而已。

  当政的那个政党也许提出来的政策是正确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可是在野党还是会反对,也总能找到理由反对,这就会给社会带来麻烦。

  而且,这种民主制度渐渐的会产生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社会会被撕裂成不同的群体,因为每个政党都会有自己的那一群支持者,那一个不团结的国家或者社会,实际上对发展是会产生伤害的,即便那种伤害不会明显,可是他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且陈康杰还下了一个断言,就是选举靠的是感性而非理性,为了选举,候选人创造出的话题都是能够提升选民激情的感性话题。甚至通过这种方式还会选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人,那种认为民主制度能够有自我纠错功能的观点也是有很大瑕疵和讨论空间的。

  例如希特勒,他也是靠民主制度选举出来的,而希特勒创造的那些选举口号和选举政策实际上并不理性,也并不符合德国人的根本利益,但是他却能通过民粹主义调动人民的激情,让大家跟着他走上一条不归路。

  有一点陈康杰没有说,就是他曾经到澳洲去帮助劳伦斯选举站台,曾经到加州去帮助斯瓦辛格选举站台。那些选民受到陈康杰的影响是理性的吗?根本就不是。

  陈康杰不是澳洲人,不是加州人,他也并没有就两位候选人的选举政见进行客观的阐述与分析。可是那些选民就是被他影响了,就因为他们喜欢陈康杰,这种喜欢让他们觉得陈康杰的建议应该是对的。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比较荒谬的。

  甚至陈康杰还做了一个假设,就是如果媒体被收买之后,通过不断的释放一些假消息和操作,一个很优秀的领导者就有可能被选举所毁掉。而这个语言,数年之后,居然在美国得到了验证。

  陈康杰还分析了西方所推崇的一个民主核心价值--投票。为了给这种方式冠上高尚的价值,他们还发明了一个词叫“人民自决”,这就引申出了公投的概念。

  陈康杰却分析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民主本身是希望透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比自己能有能力的精英来管理国家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出有利于社会的政策法规。这里的一个前提就是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能是管理高手和战略大师,不可能每个老百姓都会是政治精英,所以他们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比自己更适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