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四章_七零年代二婚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快步走在前面,郑月芬像个小媳妇一样跟着他后面走。

  赵家就一辆自行车,赵东林是每天都要用的,东河有事的时候跟他哥说一声也能借来骑骑,今天赵东林两口子回门,赵东河来的时候是直接动脚来的,没回家看,再说,即便他看了也不好意思开口,他哥要是知道自己媳妇把妈弄生气了,他肯定没好果子吃。

  跟所有活在优秀兄长“阴影”下的弟弟一样,赵东河的童年对他哥是万分崇拜,说起赵满柱家的小子,大家就一个劲的夸赵东林,没几个人会提自己的。

  可赵东河并没有心生怨怼,有一个牛逼的大哥是好事啊,说自己是赵东林的弟弟,别人看自己的眼光都要高上一格,特别是大哥进部队拿工资后,哪怕最艰难的时刻,村里人人都吃不饱饭,他也没怎么饿过肚子。

  他妈就总跟他唠叨,要不是大哥在部队,自家日子肯定很难,让自己一辈子要敬重他哥。

  “部队的日子不好过,隔壁村的那个,当了两年兵就回来了,说每天出操,玩命的训练,那么受罪还不如在家种地。你哥要强,一声苦都没叫过,上次写信还说,他当上班长了,大小是个士官,工资也涨了两块钱。哎,你哥每个月的工资他自己一分不留全寄回来,说部队里什么都不缺,用不上钱,说到底还不是一心想着家里,你姐嫁人要准备嫁妆,你跟你妹还要花钱,他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才硬扛着,你要一辈子记着你哥的好。”

  他妈这么说,赵东河就一直记着,记着被人肚子饿的咕咕叫时,自己的肚子是因为谁而填满,特别是看到那些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还有实在没的吃啃树皮吃观音土的村里人,他就越发惦记着大哥的好处了。

  赵东林在部队一路往上升,没几年就当上了排长,收到信的那天,他爸跟大伯一起喝了半夜的酒。

  “东林是咱们赵家的骄傲,几代赤贫,今天终于也出了个当官的。”

  虽说不是什么大官吧,好歹在部队有了级别,小村庄里,说出去已经极有脸面了。

  这次大哥转业回乡,公社安排他当了村支书,是改制以来,村里最年轻的村支书。

  “这是赵支书的弟弟。”

  有客气的还会说,“这是赵主任的弟弟”。

  去镇上办事,别人会客气的给他发根烟,在大哥当村支书前,这些都是没有的。

  赵东河走的很快,郑月芬鼓着气跟着后面走,她今天被她妈骂了一下午,这会儿虽然还是不岔,总归气性消了大半。

  最后治住她的还是她妈的那句话,“他们家的媳妇可是离过婚的,你自己想想吧,你要是离了婚能找个什么样的。”

  那是肯定不能找个比赵东河更好的了,郑月芬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另一个,她偶尔回娘家还行,要是真的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