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施政创基业,兴邦重教育_三国之再续雄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丰站起来说道:“文若的建议非常好,我再补充一下。我们不但要为孤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及成长的环境,还应该为这些孤儿提供学习教育的条件,应该建立专门孤儿学堂,请老师教他们识字,学文和习武。使他们长大之后,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两个牛人一唱一和,就将后世的孤儿院大概模式给鼓捣了出来。不过,王嵩觉得还不够完善,接着问道:“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特务头子沮授站起来道:“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定在雁门郡内,我们应该在雁门郡外,通过商业网络和外情局人员,尽可能多地收容流民中的孤儿,运送到雁门郡,分配到各县的孤儿收容所里。”

  “不错不错,非常好。“王嵩鼓掌道,

  “我们把孤儿收容所取名叫孤儿院吧,每座孤儿院,都需要有配套的学校,学校不仅要教孤儿识字,学文和习武,还要比较全面地教育儿童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识,包括:工匠知识,儒学知识,军事知识等等。我们要有在五年之内,至少收容十万孤儿的计划。”王嵩也再次补充道。

  程昱站起来道:“孤儿的收容,照顾,和教育情况,可列为地方官员的业绩考核项目之一。”

  王盖也站起来说道:“还有一点要补充一下,我们也要同时注意培养孤儿对主公的忠诚,让孤儿知道,是谁养育了他们,是谁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条件。

  比方说:吃饭前要念几句感恩主公的话,上课前唱感恩主公的歌曲,将主公的画像挂在孤儿院,供孤儿们每天参拜……”

  人才啊,没想到王盖还有这么先进的思想!这与后世的某些洗脑主义的作法何其相似!

  看来,这王盖也是一个有大才的人,之所以历史上不曾有大的名声,应该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王盖陪同王允一起死于李傕之手,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以至大才被埋没了吧。

  这件事,让王嵩对王盖刮目相看,决定今后好好培养培养。

  王嵩:“很好,很好,各位的建议,我深表赞同。至于具体的执行方案,和详细的行动计划,请文若尽快做出来讨论,讨论好了给我批复后执行。”

  接下来,王嵩又与大家一起讨论了教育的问题,并且把教育做为雁门郡的重大战略计划之一。

  王嵩现在有足够的钱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各县各乡都要建学堂,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凡是入学的儿童,不但不需要交学费,还有奖学金,只要在校就有奖金。又按成绩优劣分成不同的奖励等级。成绩好的学生,其每月奖学金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人。又高薪聘请各领域的人才担任老师。

  识字及儒学老师由儒生们担任。工匠老师在全国内招聘,军事老师则由军官担任。”

  随后,王嵩又与幕僚们商议,在各县的五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