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亲事_大明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府前厅。

  主座上,程敏政手捋长须,端然而坐。满面笑容的和一旁的两人闲话聊着。

  苏宏在客座上首坐着,勉强应对着。身旁座位上坐着的,却是一个俊朗的少年。

  这少年一身锦衣,抬手间不经意却总露出里面的剑袖,除了面对苏宏外,对着程敏政时竟也微露几分傲然。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英国公世子,张悦。此番却是奉了父命,陪同苏宏一起登门拜访程敏政来了。

  程敏政字克勤,少有才名。成化二年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绩中进士,被当时的宪宗皇帝授为翰林编修。随后颇受重用,成化十一年为殿试受卷官;二十二年,主考应天府乡试;二十三年,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及至本朝元年,同修《宪宗实录》兼侍文华殿讲读。当时有个大臣叫汤燕的,上书皇帝,请退奸进贤。这所谓的进贤中,便有程敏政。

  但这下可遭了人嫉妒,有御史王篙等,以暖昧之言中伤他,皇帝诏令他致仕。他也不辩驳,当即返乡,读书讲学于故乡休宁南山精舍。

  后来,郎中陆容、给事中杨廉、进士夏超、锦衣千户叶通先后上书讼其冤。弘治五年冬,才昭雪复官。七年,升太常寺卿兼侍讲学士,掌院事。到了今年初,擢礼部右侍郎,任《大明会典》副总裁,专掌内阁诰敕。

  他这般反复起复,皆因其才华突出。当时翰林中有言:学问渊博称敏政,文章古雅称东阳,性行真纯称陈音。

  这里面的东阳说的是李东阳,陈音却是说的于弘治七年去世的原翰林院掌院、太常寺卿陈师昭了。

  京城中各部大员总有成百上千人,独独这三人被推崇出来,可见程敏政的名望了。

  这且不说,再说家世。程家自七世祖荣秀,便当过元朝江浙地区的儒学提举,之后历代皆有子弟入仕,可谓真真的书香世家、官宦之第。

  而到了程敏政父亲程信这一代,程信时任兵部尚书。当时有贵州山掌作乱,程信受命平叛。其后误中埋伏,幸得当时路过的苏焕搭救,这才逃得一命,最终平叛成功。

  也正是那一次,当时的程信便与苏焕许下了儿女亲家。只不过其时两家的儿女都不合适,这才约为孙辈,这便是苏默这门亲事的来历了。

  说起来这事儿,当时两人也只是随口约定,甚至连文定之物都没互换。这固然因为两人都是豪爽重喏之人,但换个角度想,也大可当做一次笑谈。

  苏焕显然就是当做笑谈了,直到临死前才跟儿子苏宏说了。不过当时只是提了提有这么一回事儿,真正的用意不是一定要去结这门亲事,而是把人脉留给儿子罢了。

  但是程信那边显然是极重视的,后来回京后,便一直寻找苏焕一家。只是苏焕当时就是个游侠,整日里随兴所至,哪有固定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