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第三十七回08-25_风物有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尉迟舒两人当街缓步而行,均不肯提及殷公集最后八字。

  “殷公素来是这个脾气,只是多年没发作,恩棠你可莫要挂在心上。”尉迟舒终究开口,劝了几句。但宫门之外众目睽睽下出了这档子事,只怕两人自此交恶,今夜便会传遍长安城了。

  “俱是为公,我何尝不知殷公品行?”景绍喟叹道:“我记着大郎是在杭州水师供职,这东南诸道,当真还安稳?”

  尉迟舒道:“已有数月,未曾报百人以上倭寇进犯。便是有行踪的,不过行鸡鸣狗盗之事,并未伤了人命。说句不该的——天灾之下,大唐子民还有朝廷赈灾,那些倭寇,又哪里有活路了?”

  景绍感慨了几句世道艰难的话。尉迟舒笑道:“不过方才殷公所,我倒也好奇,七郎对此,会是什么看法。”

  “便如殷公所料,分毫不差。”提及自家嫡子,景绍亦笑了起来,道:“昨夜,我们父子三人,在大郎处饮茶畅谈。席间谈起此事,大郎亦是赞成行缓兵之法,以图后计。孰料七郎当下便与我们起了争执,半分不肯退让。真真是跟了殷公几年,旁的本事没看出来,脾气倒是学了个七八分。”

  “振香出了名的好气性,约莫在家里才那样吧。”尉迟舒想起会武景秀夺魁后楚伊莲公主求婚,笑道:“那占卜一事,究竟是真还是子虚乌有?”

  景绍道:“这等事情,如何杜撰?只毕竟是家事,若非亚历舍汗国逼得紧,我又如何肯摆上台面去说?”

  “怪道你家八郎才几岁婚事都定了,七郎还悬着。”尉迟舒叹道:“你可知消息传出去,多少人家的好女,连妆都哭花了。”

  景绍哈哈一笑,道:“知子莫若父,七郎那木讷性子,绝不是能知情知趣的。谁若嫁了他,只怕闷都闷死了。”

  “一直匆忙,你那大孙的事,还盼节哀。三郎年轻,今后有的是机会。”二三月间,景秘的长子染了风寒,熬了一月有余,到底没熬过去。景绍膝下子女不少,但到了孙辈,只得了那一个大孙,孰料竟是这般没了。彼时景绍苍白着脸强撑了几日,尉迟舒忙着侦辨数千条斥候回报,也没能好生宽慰。

  “去岁末四娘添丁,我还真是高兴。”景绍面上有些苦涩,道:“如今我也是想开了。眼看大郎愈发好起来,不怕你笑话,我这心里的那股气,早就散了。”景稀嫁与郑氏,他同郑致淳也是儿女亲家。

  景和人品才情,长安咸闻,只因体弱,一直未能出仕。尉迟舒眼睛一亮,道:“莫不是大好了?”

  “称不上大好,但已可踏青赋诗。”景绍话里透着股欢喜,只道:“再养养罢!”

  莱国公殷公集殿前与茂国公郑致淳起了争执,宫外更毫不留情与礼公景绍、鄂侯尉迟舒拂袖而去。翌日,众人本想看看这三人同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