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二章:坚守底线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兆军四十来岁,76年参加工作,在伊宁啤酒厂做一名打麦工人,然后到塔城技校学习了酿酒专业,84年伊犁建立乌苏啤酒厂时,还曾调到伊犁担任过两年的车间主任,是一个实干派,一路干到伊宁啤酒厂的厂长兼党组书记。

  国营企业改制过后,在王兆军的带领下,积极的适应市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目前伊宁啤酒厂的效益良好,在他手上经历了改革之初的阵痛,终于走上了正轨,前景一片大好。

  正当王兆军踌躇满志的时候,竟然提出让外资入股,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厂址搬迁。

  区委要求伊宁啤酒厂全面重组,由外商出资,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管理办法,沿用伊宁啤酒厂的生产班底,和现有销售渠道,最终建设成一流的啤酒生产企业,将厂址搬迁到头屯河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

  可那个地方还是一片荒地。

  “政策我知道,形势我也了解,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厂区的工人怎么办?这么大的厂子说搬就搬,兴师动众,万一搞垮怎么办?前几年厂子穷得揭不开锅,怎么不叫我搬?我读书少,但也知道什么叫,我不同意,要吗我辞职,你们另找人干。”

  王兆军撂挑子的话都说出来了。

  “你看看,你看看,你这像是一个党员说的话吗?前几年,前几年谁又不难受了?现在好不容易发展起来了,更要把握住机会,况且你是做出成绩了,不也应该为地方上的同志做出表率?”

  一时间争吵不休。

  同样的情景还在其他的几个会议室轮番上演。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厅长,兼自治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马荣军,一手捏着人中,脸上一抹疲惫。

  深感发展的时机来临,任重道远,肩上的责任重大。

  他是中央空降下来的,参与过蛇口工业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前期建设,空降过来主持新缰的对外开放,贸易投资两手抓,一上任就接连布局几大重要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建设头屯河经济开发区,可目前还只是一片荒地。

  既要吸引外资,还要招收更多的本地企业,可落实的难度太大。

  丝绸之路旅行团的6000万美元投资,都需要找到合资单位,并且外商的投资不能超过4分之1,谈何容易。

  还有更加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一切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贸易上面必须保持顺差为己任。

  简而言之就是不能吃亏。

  他的对面坐着另外一名干部,穿着一身中山装,姓郑,是对外贸易处的处长。

  负责进出口商品配额管理,组织实施工业产品,原材料,以及农产品的进出口计划。

  还有进出口经营许可证。

  是重要的执行部门。

  也是外经贸厅的左膀右臂。

  此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天已擦黑,办公室100瓦的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