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三年之期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也算考虑周到,可以接受,况且他的心思也在秦国和魏国之间犹豫不决。

  于是,那些卫人的命运就这么决定了,虽然有卫鞅为他们请命,但他们自己却没有选择的权力。

  既然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卫鞅,江寒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江寒笑道:“多年以前,鞅兄胸中大志,令人震耳发聩,不知如今能否在魏国一展手脚?”

  卫鞅苦笑着摇头:“魏国并无明君。”

  江寒笑问:“那鞅兄以为,秦公如何?”

  卫鞅慨然道:“秦公意在恢复穆公霸业,其志小矣,若有强秦之计,当有一统天下之大志!”

  江寒仰天大笑,拍案道:“好!山外青山,更高更远,今日我再问鞅兄,可否愿去秦国一展抱负?”

  卫鞅向江寒一拱道:“今见江兄,心方定,意已决,我当赴秦国,一展胸中经纬。”

  “然卫鞅虽书剑漂泊,但绝不为安身立命谋官入仕矣!生平之志,为国立制,为民做法,如今法令不全,还不到入秦的时机。”

  卫鞅在丞相府的书房中仔细琢磨在李悝、吴起在魏国颁布的法令与齐国慎到的新法,他已经看了十多遍,反复思虑,感慨良多。

  应该说,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是战国争雄的第一波变法。

  那么,目下慎到在齐国的变法,将成为战国第二波变法的开端。

  从颁布的法令内容看,这第二波变法开始的气势远远比李悝、吴起变法猛烈得多,这使卫鞅感到了鼓舞,也感到了紧迫。

  光阴如白驹过隙,变法图强的大势已经是时不我待,自己却还羁留在风华腐败的魏国不能脱身,实在令人心急如焚。

  申不害对齐国稷下学宫的士子们公开宣示,要和法慎到较量变法,看谁是真正的法家大道?

  对此,卫鞅内心却是极不平静的,法家的势、术两派都以展露锋芒,只有他还默默无闻。

  一则,他生具高傲的性格,从来崇尚真正的实力较量,眼下法家名士在争夺大道,岂能让他不雄心陡起?

  二则,他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法治学问,以他的天赋,对各国的法令典籍无不倒背如流,更不说自己不断地揣摩沉思,已经写出了八篇《治国法书》,若公之于世,一朝成名是轻而易举的。

  然而,卫鞅的心志决不仅仅在青灯黄卷的著书立说,他要将自己的思虑变成一个活生生的强大国家。

  十年磨一剑,霍霍待试,枕戈待旦,跃跃难平,他甚至常常听到自己内心像临阵战马一般的嘶鸣,但他总觉得自己的《治国法书》还缺一些什么。

  利剑不成,如何出鞘?

  但他却不知道,他的话正合江寒的心意,现在的确不是卫鞅入秦的最佳时机。

  “鞅兄特立独行,他日必成大器。”江寒点头微笑:“在下可否为鞅兄入秦谋划一番?”

  “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