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7章 活该承担_江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就是后者,他可能真有一定的能力,也可能真有一定的魄力,在正常情况下个人能力可圈可点,但,在那般极限环境之下,他只能如履薄冰!”

  “能力不足以做中兴之主是其一,底子实在太烂也是其一,这时候臣子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可惜那时候几乎没有大公大才的文臣!”

  交流到这里,许多观众们忽然恍然大悟,心头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我理解了,我终于理解崇祯皇帝为什么说文臣各个可杀了!!!”

  “这问题很大一部分不就是出在文臣身上吗?但凡有一个坚定的能臣,崇祯皇帝的局面肯定会好很多!”

  “也未必好吧,楼上你难道忘了,崇祯皇帝对臣子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吗?”

  有反对的人说道:“你再去回忆回忆,崇祯皇帝在位的时候换了多少大臣?”

  “他在位17年,撤换了17位刑部尚书、50个内阁大学士、19个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换了14位。还杀了7位!”

  “卧槽,差点把这个给忘了,从这点来看,我要是臣子我也做不来啊。”

  “对啊,尚书是何等重要的职位,再怎么做也难免出问题,也总需要一定的经验吧,但问题就是,这样频繁的裁撤,只会导致各个位置上的官员都缺乏经验!”

  “这样的班底怎么可能治理好千疮百孔的大明?”

  “可以说,文臣虽然负了大明,但崇祯也是负了文臣的,在这样的皇帝面前,哪个臣子不得战战兢兢,不断地揣摩圣意?”

  “所以,文臣们才会一看皇帝有和的心,就会跟着动摇,就会见风使舵,归根结底,根源还是在崇祯本人的性格上!”

  “唉,也不能追溯到本人性格,他会这样也是因为大明的总体环境导致!”

  “嗯……这么说也是有可能的,那总而言之就是,大明的总体环境极度影响崇祯的性格,崇祯皇帝的性格又极度影响了大臣,追根溯源,还得是烂摊子的问题!”

  “要真这么说的话,那真还是得怪万历!”

  屏幕前,一个带眼镜的小哥一手拿着薯条,单手敲键盘,噼里啪啦道:

  “要不是万历因为一己之私,忽视甚至可以压制对大明储君的培养,之后无论是朱常洛还是朱由校,都会受到极好的教育!”

  “不说别的,他们单就在文化和能力上就会有质的飞跃,最起码也能有更好的治国能力,毕竟祖宗之学尚在,怎么也能悟出点东西!”

  “没错,单就这一件事,万历就活该被抨击,活该承担亡国之罪!”

  经过这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把亡国之罪的根源,追溯到了万历身上。

  看来朱由检,真是末代的悲剧产物。

  雷,早就埋下了,但凡少一点,他都能有底气和敌人放手一战,最起码在卢象升对敌的征战上,他就能给予坚定的支持。

  可惜,大明末代的根基,就像是一根独木桥。

  前面是狼,后面是虎……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