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个状元郎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多也就在东南沿海劫掠一番,他们根本没能力侵占大明的领土;蒙元也最多在北方各省劫掠一番,他们同样没有能力将大明彻底击败。

  接下来的敌人才叫可怕呢。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就在不久的将来,辽东的建奴即将崛起,大明即将在建奴的铁蹄下呻吟!

  还有,列强也将逐渐踏足东方,宝岛首当其冲,很快就要落入列强之手,紧接着,大明的海外贸易都会被列强垄断,大明出产的瓷器、茶叶、绫罗绸缎等等将成为列强谋取暴利的肥料,将列强越养越肥。

  还有妄图入侵大明的东瀛,一旦丰臣秀吉一统东瀛,他就将窥伺大明的锦绣河山,虽然大明能将其击退,却将因此而元气大伤。

  还有即将肆虐大明西北的天灾,现在大明其实已经进入小冰河时期,西北旱情已经开始日趋严重,一旦到达临界点,让西北平民无法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整个西北就会流民遍地,烽烟四起。

  还有大明朝堂即将掀起剧烈的党争,这些平时衣冠楚楚,貌似文质彬彬的官绅,一旦开始肆无忌惮的争权夺利,大明必将风雨飘摇。

  到时候,辽东的建奴就将趁机南下,大明的江山就会......。

  越想到后面,他的脸色越难看,一种夹杂着屈辱、不甘、愤怒的情绪慢慢充斥着他的脑海。

  难道就这样等着贪官污吏来欺凌吗?

  难道就这样任由大明走向灭亡吗?

  不,我要改变这一切!

  一股热血直冲他的脑际,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读书的时候,变回了那个容易莫名冲动的愤青。

  男儿当自强,不能再浑浑噩噩的过下去了。

  我要考科举,我要金榜题名,我要掌控大权,我要改变这一切。

  这时候,他只感觉整个脑海都开始沸腾了,他仿佛已经成为拯救这个时代的大英雄。

  当然,这只是假象,也就是所谓的“脑子一热”,很多人脑子一热以后,就没有以后了,冷静下来之后该干嘛还是干嘛,那些让人脑子发热的想法很快就会随风而散。

  但是,他不一样,两世的经历让他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活着,真的不容易,要活的精彩,更加不容易。

  想在这个世道活下去,他就必须努力,必须奋斗,必须参加科举。

  那么考科举到底难不难呢?

  他冷静下来想了想,感觉这科举考试貌似、好像、大概、可能不是很难,至少应该没有后世高考那么难。

  因为后世的高考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又是语数外,又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又或是物理化学,什么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各种理都不足以形容高考的知识面,这个时代根本就没那么多学科。

  这个时代的科举就一科,古代文学,而且教材就是《四书五经》,还没小学生的书多呢,而且题型还是固定的,只是题目不一样而已。

  这种教材不多,题型又固定了的考试会有多大的难度呢?

  他估计,只要找些科举试卷好好分析一下,总结一番,找出其中的规律,考起来应该不是很难吧?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能行,所以,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考个状元郎。

  他是不是疯了,要么不去考,一考就要考个状元郎,他以为自己是哪根葱呢?

  考个状元,还是小目标!

  这倒不是他狂,他定下考状元的目标也不是一定要考上状元,他只是想激励自己一下,争取考出最好成绩而已。

  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去当兵的时候,想着自己只能当个兵,那这辈子估计也就是个兵了,甚至还有很大几率成为炮灰。

  科举考试同样是这个理,如果一开始你就想着自己只能考个秀才什么的,那很有可能,你秀才都考不上!

  就好比那些高喊“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浪费”的,最终大部分都是五十多分,甚至五十多分都没有。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这样才会成功,如果还没开始做就想着勉强混过去就行了,这样大多会以失败而告终。

  杨聪当然不想失败,他只想成功,所以,要么不考,要考,就考个状元郎!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