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八章 接管(二)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想借机向华东政*府施压而己,但在华东政*府的严厉警告之下,英法二国也意识到偷机不成,于是明显低调了许多,虽然依然批评华东政*府的行动,但对组织讨论中国局势的国际会议,却不再回应。

  结果日俄二国闹了一圈之后,忽然发现英法美德奥意等世界强国,要么是对自己的提议不作回应,要么是意敷衍,根本没有配合的意图,也自觉得没趣,因为没有这几个国家的支持,国际会议根本就开不成,于是渐渐的也就消停了下来。

  当然这场国际舆论的笔墨官司也不是一时半会就结束了,而在这段时间内,北京的治理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在公布了光绪的退位声明之后,接下来就是处理各国驻北京的公使馆及领使馆区。

  在这个时空里,由于穿越者的介入,清廷在庚子国变中的损失,远比旧时空少得多,既没有向各国支付赔款,也没有让各国在中国内陆拥有驻军权,但穿越者和清廷毕竟并不是一条心,也没有完全主导清廷和各国之间的谈判,因此在清廷和各国的谈判中,还是丧失了一部份利益,首先是在北京内部成立使馆区,不受清廷的管辖,而且各国使馆均允许驻守200名士兵,保卫使馆的安全。

  使馆区是以东交民巷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东西总长度约1600余米,南北宽的900余米,合计约平方公里,在区内总计有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奥匈帝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秘鲁、墨西哥、古巴、日本等15个国家的使领馆。理论上可以驻军3000人,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200名士兵的名额,因此现在使馆区内的总计兵力约在2000左右,并且设立一名总指挥官,一但发生意外事件,由总指挥官全面指挥使馆区内的军队。现任的总指挥官是法国公使馆的武官尤尔根*米歇尔斯中校。

  另一个就是在京的各国侨民有清廷的司法豁免权,只有由使馆区的法庭对其审判,而清廷无权进行监审,同时外国教堂也明文规定等同于外交机构,受外交规则的保护。当然这些条件都是各国吸取了庚子国变的教训而设立。

  在华东政*府占领北京之前,各国公使就企图借谈判之机,保住自己在北京的这些利益,那知张之洞并没有上当,没有让各国公使参与谈判,就和华东政*府谈好了投降的协议。而各国的企图虽然失败,但依旧不甘心,于是在华东政*府占领北京之后,各国又联合向华东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华东政*府承认使馆区的权利以及各国公民及教堂在北京的特权。

  华东政*府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不过这时华东政*府刚刚进驻北京,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