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 击溃心理防线的...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行融资暗中控制公司,让亲英企业占据委员会绝大多数席位,到时候谁说了算,也由不得关飞。

  问题在于,能不能把这个工业园办起来,他自己也没有多大信心

  以关飞起初的想法,拉些欧美厂家来香港建个组装厂不是难事,随便找个工业大厦就行。可要是想组建一个的电子工业园区,还要产业链完整,形成规模优势,这近乎于不可能。

  那个叫埃德蒙的美国人,说的话他也知道了。

  正因为知道了,他才这么苦恼,偏偏埃德蒙只当众谈了在港建厂的劣势,却对优势闭口不谈,只是拉着几个交好的厂商偷偷密谈,麦理浩也就无法从他那里得到解决答案。

  电子工业比他想象的,要求还要高:高素质工人、数量庞大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这些香港都没有。几十年来的殖民地政策,本地只培养能够胜任文职工作、商业经营的文科生,少量的工科学校也只是为了给纺织、成衣等初级加工业输送工人。

  电子技术人才,还是他到任以后才逐渐重视,目前积蓄的人才远远不敷使用。

  现在更大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香港缺水没有水,尤其是需求苛刻的工业用纯水,什么建立电子工业园,计划得再好,也毫无意义

  重点也不在这里。

  他打最初就压根没想建立这个工业园,就算建起来,也还是关飞计划的翻版,只不过控制权掌握在港府手中而已,决不允许那些端中方饭碗的人,感念中方的好,扩大中方在港影响力。

  他始终对隔壁的庞然大物,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不想看到各种先进的精密设备、生产线在香港落地,大批先进技术向香港转移,继而被中国学了过去。他希望看到的是,在工业园摆些二手生产线,能够满足数万人就业,为港府增加税收的普通工业园。

  但这个想法,现在也有破产的苗头。

  既然本土的大企业、大财团都露出了贪婪的嘴脸,要他们放弃企图根本就不可能。而要解决产业链过长的问题,节约生产成本,势必要在香港建立较为先进的电子生产企业。

  把工厂放在本土

  来回运输不要钱啊,一来二去,这成本还不是节节攀升

  所以在了解困难之后,想要打退堂鼓的麦理浩,面对本土汹汹浪潮,现在是进退失据。坐在这个安静的书房内,他竟然有些心神不宁。

  叮铃铃

  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来,麦理浩身体不由得一哆嗦,仿佛那不是电话声,而是地狱来的狞笑。

  他提起电话,吸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保持总督的威严:“我是麦理浩”

  “麦理浩先生,我是关飞,听说您正在为工业用水而头痛,我想,这个问题,我能帮您解决。”电话那头,响起关飞标准的普通话。

  可这时,麦理浩从来没觉得普通话是那么的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