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寡妇娘的状元儿9_论圣父的垮掉[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流要去参加县试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青阳村,就连附近一些村子的人也有所耳闻。

  虽说科举考试对于考生的年纪并没有明文限定,可一般来说,参加县试的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少年郎,偶有十岁以下参加科举的,那也是大家族或是读书人家从小精心培养出来的儿郎。

  寻常乡野寡妇家的儿子,才念了一年多的书,哪来的底气参加科考。

  不仅村外头的人等着看笑话,就连村里本姓人家也十分不解。

  这也怪不得别人小瞧了江流,毕竟科举艰难这一观念早就已经深入人心,没见村里一堆屡试不中的读书人,虽说江方正时常夸赞江流这个学生,可他自己也就是个秀才,他说的话又能信几分呢。

  “芸娘啊,你也不劝劝你们家大郎,真随他的性让他白费钱财?”

  大早上的,孟芸娘在河滩边上锤洗衣裳,一群往日和她处的不错的妇人好心劝说她。

  要知道,考试可不是免费的,科举报考流程有三项,亲供、互结、具结。

  前两项很简单,亲供就是填写考生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除此之外再填写三代直系血亲,互保是考生和共同参与考试的五名考生互写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

  前两者都不费什么事,麻烦的是最后一项具结。

  所谓具结就是请本县廪生具保,确保考生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考生的身家清白,能作保的廪生不多,且作保也是有风险的,因此在请廪生作保时给与银钱补偿,已经成为了一种默认的风俗。

  一般来说,请廪生作保一次起码得花费一两银子,每年县试的时候,廪生都能够借此发一笔小财,可对于屡试不第的考生来说,请保的消耗就让人有些难以承担了。

  大伙儿觉得江流参加考试就跟玩似得,纯粹只是白浪费银子,所以出于好心,想要劝一劝孟芸娘。

  “大郎挺有信心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想要考,我勒紧裤腰带也得支持。”

  孟芸娘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她的大郎天底下最好,对方都说有把握考上童生,甚至想冲一把秀才,孟芸娘自然得支持了。

  “慈母多败儿。”

  她的主意都那么正了,旁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感叹一声寡母养大的儿子,果然是万分娇惯的,就怕孟芸娘这么宠下去,将来宠出个不孝儿来。

  苏潘云在另一边锤洗冬天的大棉袄时,将几人的对话听了进去,然后草草将棉袄过了一遍水,就面色紧张地回了家。

  “听说大房那小子要去参加县试,他要是侥幸中了,咱们算计了秀才老爷的娘,会不会有麻烦啊。”

  苏潘云有些心慌,那刘管事固然是王举人家的管家,可那也只是个奴才,从来没听说过奴才还能纳秀才的娘做小的。

  “呵,族长老糊涂,你也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