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33章 殿试开始_大明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见传得沸沸扬扬的。

  酒馆、茶楼、街道等等地方,百姓的议论之声随处可闻。

  “你们说,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肯定是皇帝陛下给我们这些穷苦百姓的恩典!”

  “哼哼,我以为,此事没那么简单…”

  “这是哪来的臭虫,怎么那么臭!”

  “你……”

  “你什么你,你说这事儿不简单,那你倒说说怎么个不简单?”

  ……

  一时间,大街小巷上说什么的都有,有好有坏,也有默不作声在旁观望的。

  但不管民间百姓如何议论,百姓迁移的准备事项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夜过后,第二天清晨,阳光照常升起,尽管其光芒经过天空中的云层的接连削弱,但依旧让人不敢直视。

  相比起以往,今天北京东城和南城的气氛略显压抑。

  只见街道上,腰悬钢刀的官府衙役或手持长枪的五城兵马司官兵来回巡视,还有带着甲长敲锣大喊:‘朝廷诏令扩建皇城,凡迁移出城者,不但有新建高楼可居住,每家每户每人还可获金币一枚赏赐…举凡闹事抗命者…’的里长。

  有心怀忧虑者上前打听,也有思绪着如何借机发一笔大财的胆大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东城及南城百姓迁移出城的前夕,大明三年一度的殿试也即将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京城内压抑的气氛。

  三月十四日,鸿胪寺、光禄寺官于奉天殿布置考场,因近年来朝廷严查贪腐、枉法、庸碌无为、年老体迈、有才无德之官,使得朝廷后备官员时常捉襟见肘,而科举作为朝廷选官最为重要的途径,人数也从初时的三百余人逐年递增至如今的七百余人。

  因此,对于鸿胪寺和光禄寺的官员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

  翌日一早,如往常朔望朝一般,文武百官至奉天殿上朝,不同的是,今天除了有文武百官之外,还多了七百余名身着儒衫的考生,以及广场上排列有序的桌案。

  虽然奉天殿前的广场上聚集了超过三千余文武官员、考生、内侍、禁军,但却秩序井然,随着一身常服的朱祁镇出现,站立在奉天殿广场上的三千余人齐齐跪地叩首,山呼万岁。

  朱祁镇径直走到位于奉天殿正中的御座前的铜制喇叭处,双眼扫过广场上密密麻麻伏地身影,抬起双臂,高声喊道:“平身!”

  跪在地上的众人齐声谢恩,接着便呼啦啦的站起身来,文武官员如常仪侍班,考生则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各自入座,等候下发试卷。

  待得考生们落座完毕后,朱祁镇才坐上龙椅,对躬身在侧的金英开口道:“下发试卷吧。”

  “老奴遵旨!”金英先是朝朱祁镇躬身一礼,而后转身高喊道:“陛下有旨:发卷,百官退朝!”

  随着金英的声音被一名名太监传播开去,文武百官除却监试官、巡绰官等考场官员之外,其余官员纷纷行礼离开。

  待得一众文武官员离开之后,一队禁军抬着五个上了锁的大箱子来到丹墀前,禁军将领向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跪地请命道:“臣金吾前卫指挥使万景,奉旨将试卷运抵,特向陛下交旨!”

  朱祁镇点了点头,摆手道:“辛苦了!”

  “臣告退!”

  随后,朱祁镇便对金英道:“发卷开考吧!”

  金英躬身领命,然后径直来到箱子前,伸手从袖中掏出一把钥匙,不急不缓的将装着试卷的箱子打开。

  每因为试卷呈圆柱形,所以每个箱子内只装了一百四十余份,所以用了足足五个箱子来装。

  金英每打开一个箱子,便有十四名太监上前将里面的试卷取出,依次放到考生的桌案上。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