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85章 建设辽宁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趁着朕在沈阳的机会,不妨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朕也好当面解答。”

  “皇上,在沈阳城内划定区域,开设市坊,可以促进市坊的形成,让百姓手中的财物,可以拿到市坊出售,”龚鼎孳道:“可是,这个教育,对富民有什么作用?”

  “百姓受到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出售的侍候,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李自成见两人大眼瞪小眼,知道他们没有听懂,遂道:“以军事为例,这次北征,华夏的步兵,能完胜满清的骑兵,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是呀……”

  “这主要得益于华夏列装的火器,西宁步枪、山地炮,甚至包括火药包、手雷,是这些新式火器,加上将士们勇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满清骑兵,”李自成道:“华夏为何能生产出这些火器,而满清却不能?”

  “

  臣有些明白了,”龚鼎孳道:“华夏的百姓掌握了技术,会制造这些火器,而满清缺乏生产火器的技术……”

  “龚爱卿说的不错,关键在于技术,”李自成笑道:“而技术的来源于何方?就是教育,来自学校中的教育。”

  “……”

  “哪怕是最普通、最贫困的百姓,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就可以去工厂做工,获得相应的报酬,”李自成道:“这种报酬,会大于从耕地上的生产所得,换句话说,百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将来就会获得更多的报酬,实现‘手中有余财’……”

  “臣明白了!”

  “百姓掌握了技术,获得更多的报酬,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李自成笑道:“百姓获得的报酬越高,自身富裕起来不说,而国家则是可以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

  “百姓在工厂做工,生产货物的工厂是需要向朝廷纳税的,这就是华夏的《工商税》,”李自成笑道:“而且,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可以去市坊购买自己需要的货物,而出售货物的商家,是需要纳税的,货物出售得越多,缴纳的税款也就越多,良性循环……”他心中明白,要想在半个时辰内将这些复杂经济问题说清楚,基本上不可能的,“总之,你们记住,百姓手中有了余钱,朝廷才能征收到更多的赋税,‘富民’就是‘富国’……”

  洪承畴道:“百姓手中有钱,朝廷才能征收更多的赋税,像大明,为了增加赋税,被迫向百姓增加赋税,但百姓手中并无余钱,被迫揭竿而起……”

  “洪爱卿的道理是对的,”李自成道:“所以,即便百姓手中有了余钱,朝廷也不会随意增加税率,相反,百姓手中的余钱在市坊流通的次数越多,朝廷的赋税会自然增加……”

  洪承畴、龚鼎孳都是点头,或许这些经济问题他们不懂,但他们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