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22章 数十年后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营通过屠杀,已经在藏区树立了威望,只要藏人与和硕特人敬畏即可,人都杀光了,乌思藏怎么办?

  当初给刘宗敏自主权,主要是因为藏人对藏传佛教太过迷恋,人口有过于集中于藏东,但对于第七营,军令就发生了变化,改为“抚”为主,只要当地的藏人、和硕特人愿意接受华夏的条件,就可既往不咎。

  青藏地区不仅地形复杂,生存条件恶劣,地域又非常广泛,可以用相对封闭的地形将百姓封闭起来,逐

  渐归化他们,实在泯顽不化的,将来再歼灭不迟。

  也可以让百姓沿着官道定居,即便居住河谷务农,也要尽量靠近官道、商道,借助商道和商业的力量,尽快将他们纳入华夏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华夏暂时无法大规模移民,将整个藏区完全换血,规划中的十万移民,最多只能汉化藏东,如果藏人、和硕特人被杀光了,留下大片的土地如何开发?又如何从当地征收赋税?

  王廉将讯息传出去,李自成去膳食房用过早膳,照例去内书房批阅奏章。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廉奉上茶水,“皇上,您已经批阅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歇歇吧!”

  “一个多时辰?”李自成放下朱笔,伸个懒腰,“哈哈,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

  心中却是一动,人的一生,是由多少个“一个多时辰”组成的?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生命就会少了“一个多时辰”!

  李自成并不担心死亡,人总会有一死。

  但华夏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为华夏谋取的战略利益,尚未部署完毕,不知道松儿将来继位后,能否继续为华夏争取最大的利益?

  让松儿去北方开发慈恩岛,是让他有功于国,但大好时光浪费在慈恩岛,真的值得吗?

  李自成目光变得空明起来,心中却是想着,松儿最缺乏的,或许不是功劳,而是见识,只要把控了全世界的发展趋势,自然会为华夏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列朝列代,哪有多少不关心国事的皇上?他们不是不关心自己的王朝和臣民,只是思维被禁锢在皇宫,对外界的形势不明,或者被谄臣愚弄,活在谄臣为他们描绘的盲目乐观中。

  原本打算让松儿入清化学习,让他了解地理,了解整个世界,后来迁都昆明,松儿来到云南后,入昆明医学院学习了两年,同样是新式学校,昆明医学院的视野应该远远不如清华。

  现在最大的舞台,应该是欧罗巴洲,如果有机会,应该让松儿去欧罗巴洲游猎一番。

  欧罗巴洲距离华夏太远,无论是路途还是到达欧罗巴洲之后,都会有许多未知的风险,不过,华夏最大的敌人都在欧罗巴洲,只有深入欧罗巴洲,才能更好地了解华夏潜在的对手,等松儿登基之后,才能做出对华夏最有利的选择。

  松儿现在是太子,时间比较宽裕,一旦继位,以现在的交通手段和条件,松儿不可能再有机会去欧罗巴洲了解华夏的这些对手。

  沙俄的彼得大帝,就是匿名去西欧学习,深入民间、工厂,回国之后,利用西欧的生活经验大肆进行改革,让沙俄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虽然沙俄依然落后于西欧,但沙俄却是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李自成捧着王廉奉上的热茶,一时神游于数十年之后,没想到耳畔却是传来王廉的声音:“皇上,外交部南大人求见!”

  “南居益?”李自成的思维立即回归现实世界,“南爱卿求见,必有外事,快传!”

  “奴才遵旨!”

  请收藏:https://m.qu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